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时间 :   2021-12-21 18:4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讲话深刻地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办好学校思政课,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方能引导广大青少年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接续书写新的灿烂篇章。
 
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改革创新,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这“八个相统一”,直面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作出了深刻回答,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所在。
 
加强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是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只有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思想政治领导,才能确保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学校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级党委来说,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应当深刻认识到,广大思政课教师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让学生喜爱的人,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从江县高增乡人民政府: 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