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里,青年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基层青年干部作为直面群众的生力军,代表着活力、创造力和希望,从脱贫攻坚的基层一线到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处处都有年轻干部的身影。但立足于新时达的新征程,成为一个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我认为基层青年干部需要树立“五种思维”。
具备战略思维,登高望远。“登高望远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人生的高峰需要不断的攀登,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远。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起始点,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我们正迈着有力的步伐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去,但迎面而来的新机遇和无法预测的新挑战也在等着我们,如何抓住时代浪潮给予的机遇、成功的战胜挑战,就成为了基层青年干部在这伟大时代里将要面临的问题。一方面要在平时遇到工作重、难、多时,找准局部关键,能分清轻重缓急,对工作有部署有安排;另一方面是将工作局部与社会发展大局做联系,提高站位打开眼界,进行全局性的思考,打破工作是片面的、独立的刻板印象。只有准确的运用战略思维,才能更好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创新思维,善于作为。青年带着朝气,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创新以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以锐气与远见为驱动,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能力。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对生产、生活经验的学习都是支撑创新的能量,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利器,因此基层青年干部要用好这一利器。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创新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目前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工作是大家共同探寻的方向,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更需要创新的思维带来突破性的新发展。基层青年干部要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将活力、能力、潜力充分发挥在工作中,成为积极创新、敢于作为、敢于担当的青年。
具备辨证思维,兼容并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辨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点、找准重点、洞察事务发展规律的能力”。基层工作具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突出特点,既需要处理群众的矛盾和诉求,又要完成交办的各项业务。基层工作的特点就要求年轻干部要具备辨证的思维,直面矛盾,用求真务实的理念去找准问题的关键,看见问题的两面性并全面的解决问题。不能回避矛盾、害怕困难,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沉下身子,到群众中去,知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切实做到好的坏的都要看,成为一个兼容并蓄的人,真正通过基层达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成效明显的完成工作。
具备法制思维,严于律己。作为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窗口,与老百姓深入交往的群体,更要坚守法治思维,保持“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不能让“一顿饭”、“一碗茶”、“一根烟”就蚕食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法制思维,坚决抵制“权大于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看大贪、巨贪的经历,很多都是从接受不起眼的小东西而开始,一步踏错步步错,欲望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就再也难关上。基层青年干部要警钟长鸣,深刻意识到“好好先生”、“行个方便”等好人主义的危险性,青年干部不能因“抹不开面”“不知道怎么拒绝”等理由打开方便之门。坚决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争当法制的守门员。
具备底线思维,正心明道。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都是真切而热忱的,但历经风雨而不变是需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的。青年干部到基层工作会遇到环境条件艰苦、不会与群众沟通、心理落差大等种种挑战,会有信心受挫、经受打击的时候,更要明白自己的信念是什么、理想是什么,做到正心明道,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坚守党和人民高于一切的理想信念,践行对党的忠心,永葆对人民的初心。不能向革命时代的青年一样浴血奋战,也要能劳守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正心明道、践行誓言。(临翔区蚂蚁堆乡: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