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在兴边富民中凝聚民族团结进步
时间 :   2021-09-12 18: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习近平总书记“八月回信”指出,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深情,对临沧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寄予深切勉励、谆谆嘱托。为我们抓好边疆繁荣稳定工作和少数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兴边才能富民,团结方能稳定。
 
以团结各族群众,增强血肉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之“魂”,是一切民族工作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沧源边境村的老支书们的回信中对老支书们写道“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美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首先要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法制基础,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重点工作、长期工作。其次要实事求是,以小见大,如依托党史学习教育的为民办实事活动,增进干部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切口小、发力准、见效快”的思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点线面体”同步发力、“急难愁盼”一体推进,让群众见到新气象、更有获得感。让群众真正相信干部,支持干部,愿意听干部讲话,愿意跟干部干事创业,实现群众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
 
以产业人才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作为边疆欠发达地区,距离“振兴”和“富民”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持续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产业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顺应发展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坚持规划引领,转变招商引资模式,优势资源才能转变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另一方面,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振兴不能没有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加快出台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工程”,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激励各类人才在广阔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涵盖各行各业的强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以民族文化振兴,助力民族团结和谐。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生动实践。近年来,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政策宣传,云南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示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现了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共创美好生活的美好盛景,再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篇章。民族文化振兴,要充分尊重各族群众风俗习惯,积极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享的社会条件,促使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各项事务,不断构建了社区富有活力、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此外,要不断加大各类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解决了文化习俗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促进了各项事业的进步。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更是开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法宝,比如,利用重大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民族生活,拉近各民族间的距离,促进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还能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有效助力特色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