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深刻体悟一位又一位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更能体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史诗。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犁牛之子骍且角”的奋进姿态,在民族复兴征程中谱写劳动赞歌。
赓续“劳动传统”,永葆为民初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诗经》“三之日于耜”的耕作图景,到陕甘宁边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劳动风尚;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到新时代“快递小哥”风雨无阻的辛勤身影,中华民族始终用劳动诠释文明传承,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劳动标注为民初心。劳动节不仅是劳动者的节日,更是叩问初心的契机。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劳动创造幸福”的朴素真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田间地头的深耕、社区街巷的奔走、工厂车间的钻研。要立足岗位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在春耕秋收中与群众同挥镰、共担筐,在项目建设一线与工人齐流汗、共攻坚。要紧扣稳就业保民生任务,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权益保障等政策落地,让“劳有所得”更有质感。特别要完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让快递员、网约工等新兴劳动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
弘扬“劳模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从“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到“走在时间前面”的王崇伦,从“蓝领专家”孔祥瑞到“嫦娥”探月团队,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模范在党的旗帜下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丰碑。劳动节表彰先进的光荣传统,正是对“劳动最光荣”价值导向的生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对照“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标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先锋号”、勇做“排头兵”。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组建“党员突击队”,建立“揭榜挂帅”机制,让党旗在创新前沿高高飘扬。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金蓝领”培育工程,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当前尤其要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评选“技能状元”,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蔚然成风。坚决纠正“躺平”“内卷”等不良倾向,让真抓实干者受尊重、得实惠。
锤炼“劳动本领”,锻造过硬作风。“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面对百年变局交织的复杂形势,党员干部既要传承“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的志气,更要增强“可上九天揽月”的科技本领。劳动节不仅是休息调整的驿站,更是重整行装的起点。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劳动形态已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跃升,必须按照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要求,锻造堪当大任的“铁肩膀”。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劳动+学习”复合培养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到重点工程“墩苗壮骨”,在乡村振兴一线“深耕细作”。要完善“师带徒”“匠带兵”传承体系,让年轻干部在老师傅“手把手”传艺中掌握真本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更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等新赛道,开展“劳动技能大练兵”,培育既懂党务、又通业务的新时代“红色工匠”。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投身火热实践。让我们高扬劳动旗帜,用辛勤汗水浇灌民族“复兴之花”,以实干担当回答“时代之问”,让青春与党旗同辉,让荣光随劳动永驻。(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慈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