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联盟“这反光贴虽然不起眼,可晚上骑车出门,后面的车远远就能看到,心里踏实多了。感谢人大代表把安全送到我们身边!”村民艾买尔江·莫尼亚孜摸着刚贴好的反光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为切实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11月5日,温宿县吐木秀克镇人大聚焦群众关切的“出行安全”问题,在曲达村启动“亮尾行动”暨道路安全隐患整治专项活动。活动采取“贴标识、查隐患、补设施、强宣传”综合措施,全力筑牢群众出行的“安全屏障”。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镇人大提前统筹,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摸排统计辖区内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信息,准备足量反光贴。村“两委”干部负责组织村民分时段分批到场,避免人员聚集;驻村工作队员则梳理出行动不便的村民名单,为后续上门服务做好准备。
集中活动现场,人大代表分工明确。有的代表仔细清洁车辆尾部,确保反光贴粘贴牢固、位置规范;有的代表结合近年来农村地区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向村民发放宣传单,用通俗语言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无证驾驶就像‘闭着眼睛开车’,一旦出事毫无保障”“三轮电动车违规载人,急刹容易侧翻,老人和孩子最危险”“不戴安全头盔,摔倒时头部直接着地,后果不堪设想”。通过“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针对部分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不便到场的情况,镇人大专门组建3支入户服务小分队,由人大代表和驻村工作队员携带反光贴和清洁工具,按名单逐户上门。“大爷,您电动车上的反光贴已经脱落,我帮您重新贴好”“阿姨,农用车后面需要补两张反光贴,晚上出门拉货更安全”。小分队逐车检查、逐一粘贴,做到“发现一辆、粘贴一辆,破损一处、更换一处”,确保重点车辆反光标识全覆盖,有效提升夜间及低能见度天气下的车辆辨识度。
除“亮尾”行动外,道路安全设施也同步完善。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村口路段缺少减速带、车辆车速过快”问题,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共同实地勘察,从减速带选址、规格选定到施工监督,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确保设施设置科学、安装规范。“以前村口这路段车开得太快,带孙子过马路总是提心吊胆。现在装了减速带,车辆都主动减速,安全感提升了不少!”村民古哈尔克孜·买买提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活动期间,人大代表还同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回头看”,对村内道路标识标线、警示标志、路面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3处破损标志、2处路面坑洼逐一登记,现场与村“两委”商定整改时限,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一张小小的反光贴、一条减速带,成本不高,却实实在在解除了群众出行的‘心头忧’,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吐木秀克镇人大主席艾斯卡尔·达吾提表示,下一步,镇人大将持续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民生监督重点,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动态排查和设施完善工作,不断织密农村道路安全防护网,为辖区群众营造更加安全、便捷、有序的出行环境。(温宿县吐木秀克镇人大主席团:尼露帕尔·阿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