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湖北讯(通讯员 王贵 童曙明)“我在合作社入股3万元,养殖蚕,不仅年底能分红,而且平常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还能挣80元,我家现在已经脱贫了!”这是11月19日,英山县温泉镇九龙口村村民张洪对湖北英山县经济开发区前来检查的扶贫干部说的一段话,也是英山经济开发区采取“入股产业建车间”助力党建脱贫的新主措。
张洪以前是贫困户,曾在外打工多年,如今他不再外出务工,成了怡莲蚕桑合作社的一名股东。2018年,英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与工业园园区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发力于“精准脱贫攻坚战”,确立了“党旗引领、龙头带动、政策支持、互惠共赢”的思路,在工业园区全力开展“四个车间”模式建设,做实产业扶贫,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脱贫”新路径。
结对帮扶进车间。以“党支部+扶贫车间”为引领,以“党员带贫困户”的方式,鼓励引导企业把扶贫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湖北神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创办宗旨,按照“我就业、我脱贫、我光荣”的就业扶贫总体要求,结合英山贫困劳动力现状,公司提供50个岗位,涉及10个工种,优先为各乡镇贫困劳动力进厂务工提供就业机会,设立扶贫车间2个。目前已安置红山、孔坊、金铺、石镇、杨柳、温泉、草盘等7个乡镇1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月工资达3500元左右;公司支部结合“每月一星”及“神力之星”评比评选活动,鼓励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职工,同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贫困户职工予以奖励,激发企业党建活力和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
入股产业建车间。龙头企业引领困难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采取贫困户小额信贷入股、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分红。湖北怡莲蚕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党组织+无花果桑葚种植基地+贫困户”模式,与48户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以土地入股基地,实现每亩土地年净增收700元,吸纳贫困户以小额信贷3万元入股基地建设,实现保底分红1000元。
分户抱团扩车间。通过“企业党支部+基地”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开展技术、订单、种子、化肥和项目“五送”服务。湖北辰美中药有限公司今天六月份成立了辰美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龙谭畈村租土地300亩,每亩租金300元,吸纳种植玄参、白前、虎杖、黄精等药材的“散户”延伸企业产业链条,劳工支出达60万元;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合作社2个,采取订单型模式,组织贫困户种药材260亩,按照“提供种籽–支援技术–产品回收”方式,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合同给保护价回收,使增收渠道更稳定。
就地就业变车间。针对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如为照顾家庭的留守妇女等,英山丰和制衣有限公司在多个贫困村就地建立了“扶贫车间”,将公司车间部分外围辅助工序搬至易地搬迁安置点内,使留守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打工增加收入。“我们现在已建设扶贫车间3个,员工7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人。‘扶贫车间’将生产的部分工序外派,公司负责原料、设计、后期加工,贫困群众负责挑拣、拆除线头等工序,赚取加工费,很受群众欢迎。”企业党支部书记陈果说道。“扶贫车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既满足了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