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丝路诗魂凝丹心——祖国西部边陲行吟记
时间 :   2018-01-18 13:50 来源 :   清风网 责任编辑 :   editor
丝路诗魂凝丹心——祖国西部边陲行吟记
         
          作者
曹  众  善
 
        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往返于内地与新疆。前些日子,自北京返回乌鲁木齐的航班上,俯瞰祖国西北大地,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辽阔而苍莽,宏大而幽远。这片土地,在古“丝绸之路”时代最为兴盛繁华;这条路上,许多城市既是商阜中心又是军事要地。历史上,它有过人声鼎沸、市井商贸,也有过狼烟遍地、刀光剑影。古往今来,给人们留下了几多慨叹、几多感怀!因之,过去的十五六年间,亦曾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印下了一行行足迹,吟就了一首首诗篇。此情此景间,禁不住思绪万千,依自东至西、由北向南的空间顺序,撷取咏怀之作20首,以《西行》为首篇,以《折桂令.巡疆怀古》为收篇,贯串丝路所到之地之作品,亦觉别有一番情趣。
 
       1. 西   行
 
        从陕西、宁夏进入甘肃,自西安、固原始,经隆德、会宁、定西、兰州至永靖,再赴青海西宁。向西向西,一路向西。陕甘高原,黄河两岸,树木稀疏,山色苍茫。沿途只看到一座座黝黑陡峭的山峰直刺苍天,又连成一条条延绵起伏的山脉,有萧瑟之感慨,有壮美入视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库,烟波浩渺,清澈照人,风光旖旎,目不暇接。诗云:
        群峰峻削矗苍丘,
        天上来水向东流。
        登高长吟战士赋,
        不因西行唱别愁。
 
        2.  雁  门  关
 
        自古“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历代在三晋长城沿线修筑的雄关险隘达40多处,其中山西忻州境内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城外三关”。雁门关则是历史最悠久、战争最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古代关隘之一,它所代表的古代边塞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秦汉对匈奴、隋唐对突厥、北宋对契丹——发生在雁门关一带的战事历朝不断。从战国时期开始,近3000年间在雁门关及其周边发生的较大规模战争140多次,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达200余起。现如今,雁门关城门洞里的青石板路,仍真真切切是明朝的原物,六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千军万马的踩踏磨砺,这里飘荡了太多的腥风血雨、重叠了太多的历史印记!正所谓“半部中华军事史,一座沧桑雁门关”。诗云:
        重峦叠嶂关隘险,
        霞举云飞景色妍。
        金戈铁马三千年,
        阅尽沧桑看北燕!
 
        3.  函  谷  关
 
        多次到豫西,探访“紫气东来,道家之源”,见识“一夫当关,万夫莫克”。崤山,一称嵚崟山,在河南省西部,秦岭东段支脉,东北—西南走向。分东西两崤,延伸黄河、洛河间,主峰干山在灵宝县东南。就西进、东出而言,函谷关既是门户又是屏障。诗云:
        峰险石奇生绝涧,
        东拒西固凭崤山。
        倚金迭翠函深谷,
        万古烽烟炼此关!
 
       4.  过  西  安
 
        赴西北三省区(宁夏、甘肃、陕西)考察途中,顺路抽出一点时间看了麦积山洞窟——中国佛教四大洞窟之一。洞窟有一匾额上题“是无等等”,意即世间之事,无非如此而已!西安历史悠久,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十三朝古都,有无数历史风云卷过,有无尽沧桑往事勾陈……在咸阳机场看到候机楼“西安”二字,突然想起司马光《过洛阳故城》之“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此句之意,用来写西安也再贴切不过!联系“是无等等”故事,因作《过西安》四句。许多事,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了结局,但是却无法停止自己的一种冲动,只有亲自经历过了,才会领悟到许多道理。应当明白,靠一个人的微薄之力很难完成许多事情,尤其,谁能阻挡得了历史前进的脚步?诗云:
        兴亡般般,只看长安。
        是无等等,历史如烟。
 
        5. 从庆阳到平凉
 
        第一次乘飞机由北京南苑机场直飞到庆阳。庆阳位于甘肃东部,有“陇东粮仓”之称,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边区的“后院”。平凉,位于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从军事上讲,平凉屏障三秦,控驭五原,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冲。在我看来,历史上既是凉州旧地,又确实有荒凉之地的意思。但现在,由于连年雨水丰沛,陇东地区的生态有了很大改善,山绿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城市也漂亮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平凉地区不仅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此外,平凉的石油、煤炭、石灰岩等矿产资源也有一定的优势。诗云:
        如今陇东好风光,
       几胜江南与苏杭。
        放眼河西新丝路,
        跃马塞北守边疆。
 
        6.  渡江云.重走长征路
 
        有一段时间,曾在3年之中先后6次到大西北的陕甘宁青,有一回在陕西铜川瞻仰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宁夏固原瞻仰了“六盘山长征胜利纪念馆”,在甘肃会宁瞻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军“会师楼”。激情满怀,赋词一阙~上半片由感怀而回忆,遥怀当年红军北上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陕甘宁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坚定救亡图存,争取民族解放;下半片由现实而展望,从赶上一场难得的“五月飞雪”引发遐想,继承革命传统,抒发壮志豪情,当好忠诚卫士。词云:
        信念如铸,重走长征路,两过六盘山。凭吊会师楼,瞻顾靖边。遥怀直罗镇,奠基甫定,挥戈北上向延安。图救亡,革命火种,烧出新局面。
        不意,五月飞雪,漫坡素裹,万树披银妆。但见苍茫扶云起,夏花绚烂,似闻战地凝冷香。誓将横刀跃马行,固西陲,忠诚卫士荣光。
 
        7.  过  高  台
 
        到哈密市,参观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园内主碑“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碑”,为陈云同志亲笔题写。时隔一月,执行“飓风行动”,途经哈密、星星峡进入甘肃境内,嘉峪关之后过高台,不由想起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之役。红军西路军自1936年10月下旬渡河西征,21800余人历时190天,经数百次战斗,行程3000多公里,最后于1937年5月1日抵达星星峡,其时仅余800多人。其中河西走廊高台一战,红五军几伤亡殆尽,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高级将领牺牲。西路军西征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壮烈、光辉的一页!诗云:
       甘新咽喉斗古城,
        高台血战气如虹。
        犹见弹痕残垣在,
        西征将士真英雄!
 
       8.  水龙吟.青海往事
 
       青海地区有地质可考的历史约6000万年,青海湖原名“西海”,约20-200万年历史。汉宣帝时,赵充国据金城(今兰州),平定羌族先零部落的叛乱;1036年,李元昊率西夏兵攻破牦城(今青海省大通回族自治县);1635年,蒙古却图、固始两汗在青海湖畔激战。1936年10月至1937年4月,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浴血奋战半年,未达成打通新疆、连接苏联的战略意图,归于失败。词云:
         漫说青海往事,六千万年历沧桑。充国贵谋,从容平羌;元昊用计,攻破牦城;蒙古内斗,二汗争雄;更惜西路军,鏖战累月,洒热血,竟无功。
        且看笔歌墨传,代代戍边有遗篇。万里远征,一望关山;朔气寒光,大漠孤烟;鹰挟塞风,马踏楼兰。祭红军将士,精神不死,英魂永安!
 
        9.  重访青海湖
 
        某年3次过日月山,2次到青海湖。“然去乎”,青海湖之南岸由西宁往拉萨路上的一个地名。取“双关”之意,既写实,我们到了这个地方;又怀古,追问文成公主当年到底该不该去?自汉以来,对“和亲”政策褒贬不一,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讥评此事。如唐朝.胡曾的诗《咏史.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宋代黄庭坚有一首《水调歌头》讽刺得更深刻、更含蓄!但从历史事实来看,文成公主赴藏与昭君出塞,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唐太宗时,几番打败吐蕃的进攻,松赞干布认识到唐朝的强大和不可欺之后,改而向唐朝请婚。文成公主赴藏途中,松赞干布亲到拍海(今青海省玛多县)迎亲。所以,唐蕃会盟,是真正的“亲如一家”的结亲,而不是“城下之盟”的和亲。故我亦曾有过一首《过日月山》:“公主经此赴雪域,思乡泪涌倒淌河。唐蕃会盟遗史册,汉藏一家幸事多”。又诗云:
        西驱跨日月,重访青海湖。
        回望倒淌河,前问然去乎。
        喜见边塞美,更无戍人愁。
        扬鞭催战马,强军奔征途。
 
        10.   哈 密 纪 行
 
        哈密有多个古名,柔远只是其古名之一;哈密地处新疆东部,与甘肃省相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自古有"中华拱卫"之称。一个"穿"字,既有穿过大漠风烟的现实感,也有穿越历史风云的沧桑感。诗云:
        柔远古国穿漠风,
        胡笳吹断唤新声。
        中华拱卫襟门户,
        关山万里家国情!
 
        11. 赴  疆  行
 
        民族英雄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其颔联是这样著名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左宗棠说过,"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林谋左功,历来为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治疆之重要鉴戒。赴任新疆,口占一绝。诗云:
        睥睨戈壁大漠风,
        戍边守土启远征。
        卫士忠诚不惧苦,
        砺剑扶犁建新功!
 
        12.  柳色新.送故人
 
       自古多“出关”咏叹赋愁之章。其实,如何看“相别离”,也是一种情怀大小、境界高下的表现。不必感叹“西出阳关无故人”,应当坚信“莫愁前路无知己”。早春之夜,与家乡故人相谈甚欢。曾笑谓:铁汉子也有柔心肠。因作“柳色新”一阙,以记故人之谊。词云:
昨夜北风吹不尽,冬去仍觉寒。梦三更,忆昔京华初相见。而如今,相顾天涯远。
几曾拨琴丝?记得当时语,真铁汉!漫将雅韵遗知音,此中意,道柔肠百转。
 
        13.  乌  拉  泊
 
        乌鲁木齐市区南郊约10公里处,有一个湖泊名“乌拉泊”。湖畔现存乌拉泊古城,是乌鲁木齐古老历史的一大实物见证,距今约一千年。古城颇具规模,气势不凡,南倚天山,东扼通往吐鲁番和南疆的必经要道~天山白杨沟口。因位居要冲,现设有乌拉泊、燕儿窝检查站。诗云:
         轻风拂过春意近,
         湖水泛波似浅吟。
         边关如画谱新曲,
         听唱翻作柳色新。
 
        14.   南 疆 围 猎
 
         3月,赴南疆。据报,乌鲁木齐连续三日大雪。这个时节的规律是,以天山为界,山北一感冒、山南就咳嗽,因而乌市下雪、南疆扬尘,那冷风挟着沙粒一阵一阵的……相思湖、博斯腾湖、巴仑台、七个星,均为任务区域内之地名。诗云:
         北风一夜雪,南疆沙漫城。
         追踪相思湖,蹚水博斯腾。
         长驱巴仑台,细数七个星。
         战士围猎紧,凯歌唱豪情!
 
        15.  到 铁 门 关
 
        铁门关,我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位于距今南疆重镇~库尔勒市以西约10公里的一处山谷中,历史上是贯穿南北疆交通的天险关隘、古丝绸之路中路的重要通道。晋代始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到此,并作《题铁门关楼》。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并在此关之西设"铁门关市",为兵团第二师机关所在地。诗云:
        丝路咽喉铁门关,
        襟山带水作屏藩。
        汉唐雄风遗今世,
        喜见各族满心欢!
 
       16. 库尔勒相思湖畔
 
        相思湖,位于新疆焉耆盆地,为博斯腾湖之一部分。距库尔勒市约32公里。春夏季湖内鱼群游荡,野鸭遍湖,湖边树木青绿欲滴;到了秋天,胡杨、垂柳、芦苇一片金黄,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之下,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诗云:
        虽说大漠荒凉,
        亦有在水一方。
        且将相思寄下,
        尽赏山色湖光。
 
         17.  香  妃
 
        关于香妃的传说甚多。香妃,出生于喀什噶尔和卓氏,维吾尔族,家族有战功,乾隆皇帝唯一的外族妃子,本名"伊帕尔汗"。依禅,即指依禅派,新疆地区的主要伊斯兰教派别,约产生于公元16世纪后期。它的名称来源于教派的首领,意思是"完美的人"。香妃家族信奉的即是依禅派。后又有一首《沙枣新咏》:“沙枣遍地枝枝黄,一阵风过十里香。百年未解香妃谜,到底戎装抑红妆!”因曾在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中,发现过一幅“香妃戎装像”,像下有注解“香妃事略”。故有此作。又诗云:
        应知深宫锁愁怨,
        不度关山习依禅。
        枣香盈身竟断魂,
        至今尚惜伊帕汗。
 
       18.   南 疆 演 兵
 
        赴南疆***市、***市指导****专项演习活动,在*山实兵演习区域,我部**与**组成的“蓝军”,几番打败由**组成的“红军”。甚慰!诗云:
        万里边关冷月悬,
        夜伏晨出把敌歼。
        虎贲不觉征战远,
        谈笑归来捷报传!
 
       19.  卜算子.南疆九和
 
        2017年10、11月,两次到南疆片区指导考察。其间先后到阿拉尔、图木舒克、麦盖提、疏勒、喀什、阿图什、巴楚、莎车、泽普、叶城、皮山、昆玉、墨玉、和田,以及阿克苏、温宿、库车、库尔勒等地。南疆的天空是蓝天碧云,南疆的大地是满地金黄。田野上到处是挂红的苹果、辣椒、大枣,菜园里满眼是淌绿的冬瓜、萝卜、豆角。当然,更多见的是茫茫漠色,淼淼湖波。从莎车到叶城,路两边树木葱郁,流水潺潺,一派江南景物;从叶城到昆玉,一路上戈壁千里,荒漠中野骆驼悠闲踱步;从和田到阿拉尔,沙漠公路堪称人间奇迹,胡杨树傲然挺立;从图木舒克到盖米里克,小海子水库波光粼粼、野鸭成群、天鹅起舞,盖米里克的棋盘花(锦葵)开得正盛;从阿克苏到库尔勒,感受到的是南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进步,闻到的却是古龟兹国与唐长城久远悠扬的历史味道!南疆的秋天确实很美!九和,秋天的别称。古时以九为金的成数(即比率),秋属金且气和,故称秋天为"九和"。后人有"九生厚德,和于至善"之说。词云:
        流云万里长,落叶一地黄。满园瓜果溢清香,层林染晴霜。
         犹似阳春暖,不闻秋声哀。虽有芳华自凋零,亦见花盛开。
 
        20.  折桂令.巡疆怀古
        
        林谋、左功,即指林则徐治理新疆的谋略,左宗棠收复伊犁的武功。林则徐是福建人,他壮志未酬,而将治疆策赠与左宗棠;左宗棠是湖南人,他抬着棺材进疆,终将伊犁收复。3月,历喀什、巴楚、阿拉尔、阿克苏、温宿、库尔勒、奎屯、乌苏、石河子、五家渠、乌鲁木齐等地,南北疆围猎任务圆满完成,感怀而作。词云:
        屯垦戍边仗剑犁,前承林谋,后赖左功。天山巍峨,西陲稳固,休忘国殇。
        千古英雄安在哉,怀人一叹亦断肠。祸福避趋,闽海浩茫;心忧天下,还看湖湘!
 
        古代“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伟大而辉煌的史诗!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大方略,又把西北地区推到了新时代加快发展的前沿!特别是新疆地区,将与内地形成一个前方与后方的关系,既是我国从中西亚进口资源、产品的流通枢纽站,也是我国向西输送、出口的中转集散地,一旦作为全国向西出口的物流大通道打通之后,新疆就会为全国承载和覆盖亚非欧地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捍卫国家经济利益,保卫人民美好生活,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职责使命。古人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那不过是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战士铁心向党、一心许国,崇尚为党立功、为国争光,祈望国家安泰、人民幸福,才是革命军人应有的境界。诗云:
        吾辈军人铁血男,
        无须功名马上还。
        唯有豪情盈剑胆,
        佑我中华百世安!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