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夜校+”成为农牧民“加油站”
时间 : 2017-10-28 12: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沙雅县政协办 文怀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度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勾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
沙雅县政协办公室(县第一小学)驻努尔巴克乡阿热勒村工作队针对群众白天难以经常集中学习的情况,破解新常态下农民培训难组织、农民素质难提升的“两难”问题,重点在做好“夜校+”文章上下功夫,让夜校成为农牧民更新知识的“加油站”。
一、夜校+夜访,点题式培训更精准化。结合上门入户夜访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拉家常”,了解群众学习的实际需求。每周夜访1-2天,夜访做到“六访六问”:访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问百姓冷暖;访致富大户、创业能手,问致富路子;访“四老”人员,问维稳富民大计;访信访户、上访户,问利益诉求;访重点户,问所思所需;访先进典型,问民生难题。驻村以来,聚焦群众最关注、最感兴趣、最困惑、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收集到对夜校学习的意见、建议34条。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和及时更新农牧民夜校“菜单”,讲什么、听什么、谁来讲,都由农民按单“点餐”。
二、夜校+夜议,“龙门阵”式学习激发兴趣。推出“夜学夜议”活动,每次夜学不少于两个小时,由驻村干部主持,村干部和农牧民代表轮流上讲堂,围绕“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用火用电安全、美丽村庄建设”等群众自选课题,用草根式、接地气、包谷馕似的“龙门阵”式语言,进行面对面互动研讨式交流,循循善诱地摆事实、说故事、讲道理、算小账,共商村民急需解决的难题。同时在夜学课程中根据农牧民需求,增加民族团结课堂、感恩课堂、健康课堂等特色课堂,由驻村干部进行点评小结,让每位村民成为学习的主角,真正把培训工作做到农牧民群众“心坎上”。
三、夜校+农家,“拓展式”学习更接地气。采取党员自荐、党支部推荐的方式,推选出政治思想好、威望高、责任心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党员中心户,依托党员中心户,整合科技示范户、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资源,建设26个农家夜校,组织农牧民就近开展学用活动,解决个性需求难满足的问题。通过在院落讲党的政策理论、在田间现场传授种植技术、在小广场议事说事、在农家书屋传授传统文化,真正把农民夜校开到了群众身边。在农民夜校送知识、送技术的同时,坚持把全面推进农民夜校工作,与派出单位下基层开展“三会一课”、党团日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家夜校地缘、亲缘、血缘的优势,通过“面对面、心贴心、推心置腹”的交流,处理和化解矛盾纠纷35起,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