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钟媛媛:“滑吏”遗风要坚决摒弃
时间 :   2016-09-24 17:3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风气比较盛行。有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事件、事故接连不断。

     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有一类官员,被人讥称为“滑吏”。这些官员的主要特点,就是处事圆滑,上下周旋,躲避矛盾,推诿责任,不主持公道,凡事不得罪人。他们为官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谋求不断晋升官职。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滑吏”遗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未绝迹。只要留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少数干部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近似“滑吏”的影子。这些同志庸俗的处世哲学及其作风,背离了党和国家对一个领导干部的要求,与共产党人的道德和品格是格格不入的。

     现实中,有的在本职岗位上尸位素餐,整天制造忙碌工作的假象,殊不知,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明眼人一看就心知肚明。这种封建“滑吏”的糟粕遗风,如果不能及时摒弃,早晚深受其害。正像有些劣医,为了能“钱如东海长流水”,奉行“外科之疡疽,未必肯令一药而愈”的恶习,结果坏了名声,到最后反砸了自己的饭碗。

     不贪不占只是做人的底线,为官的本份。不要总想着只要自己远离贪腐,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这只是为官的底线,而为官更重要的是为民务实。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果官员只想着不出事就能保住自己的官帽,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工作中无成绩,只想着做太平官,在其位不谋其职,这样的官员是不合格的,必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在年度考核中也不会有好成绩,要相当一辈子这样的官很难。

      说到底,“滑吏”遗风是一种不老实作风。有这类毛病的干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和事佬”,“老好人”,但实际上私心很重。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求得仕途的发展。他们没有照党的要求那样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襟怀坦荡,扎扎实实工作。这种作风的最终结果,是既害人又害己。“滑吏”在历史上就为一切正直人士所不齿,今日焉能得逞?

     “滑吏”之所以受推崇,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官员职责不明确,失职没追究,渎职无处理。有鉴于此,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让群众知晓干部在做些什么、完成得怎么样,让百姓积极参与监督、批评。也要从制度上厘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明确详细的行政流程,并辅之以科学严谨的绩效考核,加大问责力度。尤其是,对办事拖拉、推诿塞责、失时误事的干部要坚决问责,隔断他们的上升空间。(文/钟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