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扶贫鸡苗发放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牛运洪 李红杰 张明) “鸡苗领回家后,请大家按照技术员的指导认真饲养,凡成活率大于70%,出笼时每只鸡我们再奖励10元。” 4月1日,在湖北当阳市两河镇胡场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现场会上,驻村工作队的一席话,让现场农民笑开了颜。
图为镇党委副书记王振坤在鸡苗发放大会上讲话
“我觉得这种帮扶很好,发鸡苗让我们自己饲养出来赚钱,比送钱、送物资考虑得更长远。你们不仅送来了鸡苗,还给我们送来了脱贫的希望和致富的门路。” 报名领了100只鸡苗的村民漆文全高兴地说。他告诉笔者,为了帮助他家发展庭院养殖,今年春节后村干部已经带领工作队成员到他家走访了4次,“主要是征集我们的家庭养殖意愿以及查看养殖场所的大小。”
图为村干部为贫困户核准鸡苗数量
通过走访摸底,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干部商议后,迅速将庭院养鸡制定为该村产业发展的主题,并由工作队为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免费提供养殖围网和鸡苗,同时监督养殖户与村委会签订养殖协议。
图为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发放鸡苗
图为贫困户喜领鸡苗后正在清点数量
“家庭养鸡可以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并引导他们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最终形成产业,从而帮助贫困群众早日甩掉贫困的‘帽子’,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多江说道。“今天发放的鸡苗有4200多羽,这是第一批,共有65户贫困户领取,后期还会为其他贫困户免费发放,通过庭院养殖逐渐形成产业并扩大规模,引领全村走上的脱贫致富的道路。”
图为贫困户对工作组送鸡苗鼓掌
“这些都是已经喂养了10天左右的鸡苗,前期防疫都已经完成,容易养。大家领回去后一定要按照技术员的要求,认真饲养。这是正宗的本地土鸡,4、5个月就可以出笼,不愁销。”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老支书陈传河,一边查看鸡苗,一边向周围的村民传经送宝。
“感谢政府的精准扶贫!”看着再次前来走访的工作队成员,刚领回200只鸡苗的7组村民陈来忙不停的感谢。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已经在自家院子后面平整并围好了3亩多的养殖场地,目前已经种上了玉米,等鸡苗大了散养时正好遮阴,还可以在空地里吃草、吃虫子,真正养成绿色无污染的土鸡。“我还准备利用场子中间的一口小堰塘养200只鸭,明年再进一步扩大生态养殖的规模。”在陈来的话里,充满了脱贫的信心和致富的希望。
据了解,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来自宜昌市检察院、宜昌市委接待办、宜昌市社科联、当阳市发改局等单位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已经为该村争取了5个项目,项目资金共计200万元。同时帮扶该村将稻虾共养确立为脱贫主导产业,目前已建立稻虾共养示范基地80多亩,2016年还计划发展300亩到400亩。通过产业扶贫,村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正在逐步增强,脱贫致富的劲头也越来越大。在精准扶贫的带领下,胡场村的村民们正一步一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政府:张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