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监督加柔性服务 让困难群众不掉队
2020年03月18日 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是我们最牵挂的人。杭州市纪委监委高度关注特殊人群生活保障,精准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寓服务于监督,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既落实刚性监督,又做好柔性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托底。
落实刚性监督,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师傅,我想看望一下我妈妈,能不能让我们进去?”
“对不起,请看下这里的通知,目前我们三福院暂时处于封闭式管理,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现在不允许探望,希望你们能理解。”门口的保安指着墙上的通知说到。
“不好意思,师傅,其实我们是市纪委的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工作证。”还没等联合督查组说明来意,门口保安又拒绝说,“对不起,那也是不允许入内的,请你们先在门外等下,我马上跟领导报告。”不一会儿,福利院的负责人来到门口向督查组介绍院内的防疫工作。
面对这样的碰壁,由杭州市纪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和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组成的督查组却非常满意。福利院里孤寡老人较多,有些老人属于长期失能或半失能状态,他们是病毒的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基本上都会很快变成重症,因此更应该对其特别关注。
“你们今天是哪位领导值班?在不在?”“请给我们看看今天的进出人员登记表。”“院内每天消毒几次?”疫情期间,杭州市纪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和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片组联动,加大对救助管理站、福利中心、福利院、残疾人托管中心等特殊人群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主体责任部门反映有关情况。
在督导过程中督导组发现这些封闭管理单位的护理人员轮换存在风险,督导组及时建议单位严密换岗工作方案,确保不出现防疫漏洞;针对救助站救助人员不断增多,可能出现救助居室不足的问题,督导组及时提出建议并落实了备用酒店房间。
“来药店买药的慢性病患者多不多?他们一次可以开多长时间的药量?”由于医疗资源向防控一线倾斜、交通不畅等问题,按时、规范用药成为了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当务之急。疫情期间,特殊人群对疫情信息了解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陷入困境。杭州市临安区纪委疫情防控督查组精准监督,针对老旧小区中的老人和患慢性病人员多的现实,重点走访老旧小区附近的药房,就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多轮督查,对30余家药店进行督导检查,慢性病患者购药政策知晓和购买情况是督查清单里的必查项目。
做好柔性服务,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纪委监委强化特殊人群监督管理,开展排查摸底工作,筛查出需要帮助的困难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和救济。
“王大爷,您的药快吃完了吧?我来拿下您的医保卡。”
钱锦花园由于是拆迁安置小区,孤寡老人多,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病。疫情发生后,小区内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防疫物资缺乏,外出购物和配药遇到了困难。
负责联系该小区的杭州市临安区泥山湾经合社监察联络员裘伟林主动为老人代购物品。91岁老人王云山用的药需要医生开处方,他每次都是先到老人家里拿上医保卡再往医院赶。细心的他还分别记下小区内老人的用药量,估摸着谁的药快用完了就给老人打去电话。
除孤寡老人、残疾人外,受疫情影响遇困人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湖北省荆门市的小王年前来杭州应聘工作,由于求职过程不顺,春节期间花完全部积蓄的小王来到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想要求助一张回家的车票。但受疫情影响,武汉市已关闭高铁、机场、高速,小王暂时无法回家,只能留在救助站。
像小王这样遇困的人员还有很多,杭州市纪委监委驻杭州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监督救助机构落实“疫情不退、救助不退”防控要求情况,深化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排查,除检查救助站值班值守、定时消毒、体温测量、食品安全等情况外,还督促救助站解决在杭州遇困人员的实际困难。
2月下旬,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杭州市开始有序复工复产。救助站一边关注企业复工动态,邀请企业进站招聘,一边借助热心媒体,发布求职信息,帮助滞留人员复工。“终于找到工作了,还给包吃包住,谢谢救助站,谢谢大家帮助我。”小王也借此机会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