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防治“三拍干部”需从“三拍”入手
2025年09月0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杨志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这一重要指示如同高悬的明镜清晰映照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关键。“三拍”干部的存在,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极大侵蚀政府公信力,已成为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拦路虎”,必须从根源上,即从“三拍”行为本身入手,精准发力,加以全面防治。


筑牢思想根基,杜绝盲目承诺“拍胸脯”。防治“三拍干部”,首要任务在于筑牢干部的思想根基,让干部从灵魂深处摒弃盲目承诺、随意“拍胸脯”的不良作风,真正做到不想“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然而,现实中部分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将个人仕途升迁置于人民利益之上。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为求快速出政绩,盲目“拍胸脯”。如在一些地方推进扶贫项目时,个别干部不深入调研实际情况,便盲目承诺让贫困群众短期内脱贫致富。但项目实施后,因缺乏可行性,最终失败,导致群众利益严重受损。广大干部应时刻牢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将全部精力聚焦于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上,而绝非为追求个人政绩盲目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规范决策流程,防止主观臆断“拍脑瓜”。防止“三拍”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于健全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坚决杜绝决策过程中仅凭主观臆断、随意“拍脑瓜”的行为,让干部不能“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但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干部公然违反决策程序。人民日报曝光的某贫困县县委书记,脱离县情实际,上马高达2000多万的“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该项目未经充分科学论证,且严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县委书记执意拍板决定,最终项目陆续停止运营,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必须始终以科学的思想、完善的制度和严谨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决策全过程在阳光下透明运行,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拍脑瓜”式的盲目决策。


强化监督问责,整治推卸责任“拍屁股”。要让“三拍干部”不敢肆意妄为,必须强化监督问责机制,严肃整治出了问题后就推卸责任、“拍屁股”走人的恶劣行为。一方面,应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终身追责制,正如古代商鞅变法中的“徙木立信”,通过明确的责任回溯机制,让干部深刻明白权力与责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考核体系,将群众满意度、决策科学性等关键指标纳入考评范畴,加强对干部履职过程的动态监督。中纪委通报的多起案例显示,一些干部在项目出现问题后,企图“拍屁股”走人,逃避责任。例如,某地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干部违规审批,导致建筑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然而在问题暴露后,他们却相互推诿扯皮。这充分警示我们,必须通过强化监督问责,让“三拍干部”无处遁形,不敢轻易“拍屁股”逃避责任。


树立正确政绩观,根治“三拍”作风。“作秀”还是“做事”,“造势”还是“造福”,这些选择清晰映照出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根本所在,也是防治“三拍”作风的关键举措。站稳人民立场,才能确保方向不偏、目标不移。浙江宁波市象山县政府大院“寒碜”的门面曾引发网友广泛围观,当地政府一句“门面虽旧,但可以满足正常的办公标准”的回应,赢得无数网友点赞。这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把资源和精力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的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科学决策。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深挖民族风情和传统工艺,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成功发展成热门旅游地,这便是实事求是决策的典型范例。发扬钉钉子精神,方能以当下之功助力千秋之业。党员干部应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克服内心的政绩冲动,校准干事创业的方向标。


“三拍干部”严重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必须坚决予以防治。广大干部应铭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少一些主观臆断的“拍脑瓜”,多深入实地调研;少一些盲目承诺的“拍胸脯”,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推诿逃避的“拍屁股”,多一些责任担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优良作风汇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迈进。(泸县财政局: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