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为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就业群体规模庞大,如何激发这一群体的党建动能,让就业者们找到组织依靠,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业务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新就业群体党建面临的主要难点,源于新就业群体特性与传统基层党建模式的不相适应。该群体往往突破传统行业边界,具有流动性强、组织形态多元等特点,以往传统的党建模式跟不上新就业群体扩张的速度,也抓不住该群体的真正需求,党组织的覆盖难度大,深度整合资源发挥作用的力度不能使出来。这样一来,新就业人员不仅得不到党组织的关爱保障,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也会受到削弱。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必须让其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制度刚性与群体柔性之间寻找平衡,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党组织的“双向奔赴”。
让党组织建设有形有效。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来实现。新就业群体深入在每个角落,迫切需要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上下贯穿、执行有力。一方面,要把基层党组织网络织密起来,以动态摸排为基础,以行业党委为枢纽,创新功能型党组织设置,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转化,防止“滥竽充数”“浑水摸鱼”现象出现,推动党组织“神经末梢”向新业态全链条延伸。另一方面,要创新党组织覆盖方式,探索“支部建在分拣线上”“支部建在中转站里”等模式,将党小组设在新就业群体的落脚点、集散站,也要拓展功能型党组织覆盖,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骑士驿站”,在直播基地打造“红色直播间”等功能型党组织,有效破解新就业群体组织难题。
让党员作用发挥有力有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新就业群体是穿梭在基层的“搬运工”“摄像头”“巡查员”,由于工作特性,新就业群体有着在基层发挥力量的天然优势。要引导新就业群体中的“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方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员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也要加大发现榜样、选树榜样的力度,建立企业推荐优秀员工、党员推荐身边骨干的“双推”机制和结合群众评议、组织评定的“双评”程序,从快递站长、司机队伍等群体中筛选出优秀榜样力量,充分激发新就业群体党员作用发挥潜力,吸引更多新就业者凝聚到组织周围。
让服务保障有心有爱。新就业群体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便捷生活的默默奉献者,想让新就业群体心有归属,就要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出来。在服务平台上,要建强线下服务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沿街红色驿站等资源,提供“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的温馨家园,还要打造线上服务矩阵,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开通线上咨询、求助通道,推送党建、生活等实用内容,让指尖上的服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激励保障上,要创新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将新业态企业纳入进来,完善党建考核奖励等激励机制,激发新业态企业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组织认同”。(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林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