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抗战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票房口碑双丰收。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通过一间照相馆中普通人冲洗日军罪证底片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至暗时刻的觉醒与抗争。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精神底片”。
铭记历史,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南京照相馆》中,无论是邮差阿昌冒险保存罪证,还是照相馆老板手绘山河图,都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青年干部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更应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奋斗,无数先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今日的和平与繁荣。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从中汲取爱国力量。在工作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当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利益诱惑时,要坚定立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精神。
勇于担当,淬炼“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电影里,面对日军的残暴,照相馆中的百姓从最初的求生本能,逐渐觉醒为守护真相、反抗侵略的坚定力量,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新时代,青年干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从科技创新的前沿到社会治理的基层,都需要青年干部勇于担当。要主动投身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之下不低头。在基层工作中,面对群众的诉求和复杂的矛盾纠纷,要敢于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推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在实践中淬炼担当精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传承精神,凝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力量。《南京照相馆》里的人们为了保存罪证、传递真相,历经磨难却始终没有放弃,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令人动容。青年干部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如政策推进的阻力、工作成效的瓶颈等。此时,需要传承这种奋斗精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把困难当作成长的阶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应对困难的底气。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不抱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方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工作中取得突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同时,要将这种奋斗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凝聚起全社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青年干部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铭记历史、勇于担当、传承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顽强的作风,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杨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