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学用“千万工程”解锁“乡村蝶变”新密码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姜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强调要持续深化对“千万工程”的学习与运用。“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二十多年来,催生万千美丽乡村蝶变,惠泽亿万农民幸福生活。广大基层干部要学用“千万工程”好经验,用心解锁“乡村蝶变”新密码,为奔赴新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解锁“产业振兴”密码,紧握“特色产业”笔杆,绘就“富美乡村”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无论是农产品精作深耕、非遗活化传承,亦或者乡村文旅IP打造,都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特色优势。要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度挖掘乡村特有资源,深化产品精深加工链条,构建多梯度、全品类的产品体系。要探索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发农耕体验、田园民宿、果蔬采摘等多元化农文旅项目,依托数字化平台优势,实施云端营销推广,积极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要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径。


解锁“人才引领”密码,涵养“乡村人才”绿洲,营造“活力乡村”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才短缺成为了制约乡村发展的最大瓶颈。要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建立“需求+人才”引才模式,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吸引更多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创业创新。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破除传统乡村人才培育的桎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人才培育,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发挥乡土人才的引领作用,将兼具群众公信力、产业引领力、示范带动力的“土专家”“田秀才”组织起来,充实到村集体经济与乡村产业关键岗位,让其挑大梁、担重任、做主角,充分施展自身才华,实现自身抱负。


解锁“基层治理”密码,谱写“善治良序”旋律,奏响“和谐乡村”新乐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心,是党和国家心心念念的大事,更是各级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实施“头雁工程”,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硬、能力强、作风好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和事佬”调解室、在线解纷平台等创新做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法治意识。要充分利用5G、AI等智慧化手段,建立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见,以数智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委组织部: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