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需要抓实开门教育,办好民生实事,开门教育的成效,终究要以群众的感受为衡量标准。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必须做到听得真切、看得真实、摸得实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持久动力。
要听得真切,在俯身倾听中捕捉民意脉搏。“听得真”是开门教育的基石,若无法捕捉到真实的声音,教育便极易蜕变为自言自语的“独角戏”。要放下身段、深入基层,在与群众的真诚互动中捕捉最真实、最鲜活的民意,将群众的吐槽和建议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的明确指引。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原汁原味的记录,不删减、不修饰,确保每一条声音都能直接传达至决策层面。提升倾听能力,从话语中洞悉深意,敏锐察觉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迫切呼唤。对于群众反映的碎片化意见,需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找出共性问题的根源;面对看似“牢骚话”的表达,更应耐心倾听,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避免因理解偏差而错失关键信息。通过精准把握弦外之音,使倾听不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洞察民情的直通车。
要看得真实,在阳光操作中展现整改诚意。“看得见”是开门教育的核心所在,唯有过程公开透明,方能消除群众疑虑,赢得广泛信任。为消除“神秘感”,应将学习教育的各个环节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确保作风转变的过程透明且轨迹明确可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增强学习教育过程的透明度,还能促进公开和问责机制的建立。这将有助于提升学习教育的质量,确保它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这种开放的态度也能鼓励持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监督,还要对整改进展实行动态更新,完成一项销号一项,未完成的需说明原因,让群众清晰了解“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还在推进”,避免“清单上墙就完事”的形式主义,以公开透明倒逼责任落实。
要摸得实在,在实处见效中彰显作风转变。“触手可及”是开门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群众最终关注的是切实可见的成效,而非空洞的华丽口号。要把整改成果体现在具体事务中,使群众通过身边事务的显著改善,深切体会到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要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解民之忧。对于整改过程中涌现的优秀做法,应及时提炼上升为制度规范,确保“一时之变”转化为“长久之态”。例如,针对接待超标问题,不仅要彻底整改具体案例,更要完善公务接待标准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让群众深刻感受到作风建设并非一时之风,而是持之以恒的常态化举措,从而有效增强对干部队伍的信任和信心。(贵州省从江县投资促进局:廖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