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崇德筑文明根基 向善塑城市之魂
2025年07月25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郭梦楠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摇篮,更是人民百姓精神栖居的家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文明城市建设的本质——崇德是城市之根,向善是发展之魂。城市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当前,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激荡,唯有铸牢信仰之基、引领道德之风、涵养文明之气,方能在钢筋水泥中培育出温暖人心的精神绿洲,为建设宜居宜业的人民城市注入永续动能。


高擎理想信念之炬,筑牢精神高地。理想信念是城市文明的基石。中央精神强调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要求各地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现实中,少数城市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倾向:奢华写字楼拔地而起却缺乏社区读书角,商业街区霓虹闪烁却难觅文化展馆。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失衡,根源在于未将思想引领融入城市规划建设链条。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在社区,推广“睦邻课堂”,由基层党员讲述红色家风故事;在校园,构建“德育长廊”,用身边模范事迹浸润青少年心灵;在企业,打造“创客思政课”,将创新创业融入中国梦叙事。只有当共产主义信仰与市民日常生活交融互渗,城市发展之舟才能不偏离航向。


厚植德治善治沃土,催生文明之花。崇德向善的土壤需要机制保障。《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要以制度护善行,完善见义勇为补偿基金,建立诬告者信用惩戒;要以载体育美德,普及“文明积分超市”,用志愿服务兑换社区服务;要以阵地聚人心,建设“城市共享客厅”,组建居民互助社。浙江余姚打造“道德银行”,全力推动道德与“信贷”联姻、和“礼遇”挂钩,营造了“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浓厚氛围,这证明,当德行可量化、善举有回声,“德者有得”就成为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精绘民生幸福图景,践行人民至上。崇德向善的落脚点是人民福祉。“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中央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当前部分城市虽建起摩天楼宇,却难寻适老化设施;虽有豪华商场,却少有普惠托育中心,这种偏差亟需扭转。优质民生实践已在各地进行了广泛探索,比如烟台芝罘区组建“道德先锋志愿服务队”,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河北元阳创设“朝夕驿站”,将服务“一老”和关爱“一小”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用“小载体”撬动群众“大幸福”。这启示我们,幸福城市既要“烟火气”更需“人情味”,要用“15分钟生活圈”承载全龄友好服务,使扶老携幼从美德倡导转化为基础设施标配,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温情闭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城无德不盛。新征程上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创建,需要从“理想信念的塔尖”到“百姓生活的指尖”贯注崇德向善的基因。当每栋建筑都闪耀人文光芒,每条街巷都流淌道德温度,每个市民都成为德行自觉的践行者,我们的城市终将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共同体——这既是中央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属于新时代的文明答卷。(中共东营市河口区委组织部:郭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