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不负“可为”时代 争做“有为”青年
2025年07月25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江浩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之际发来贺信并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应立足时代之基,读懂贺信期冀,争做“想为”“能为”“敢为”的青年先锋,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接续奔跑,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坚定“想为”之志,做“眼中有光”的理想青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气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根。青年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激发奋进向上的潜力,青春岁月才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回望历史长河,志气是霍去病17岁时立下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壮志豪言,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是钱学森“学成必归,报效祖国”的坚定誓言,也是屠呦呦“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执着坚守,正是凭着无比坚定的志向,他们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和诱惑,在不同领域创造非凡成就。作为青年干部,应立鸿鹄之志,把牢青春航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始终心怀梦想、不断攀登,让“小我”的青春奋斗融入“大我”的时代洪流。要修好理想信念终身课题,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引方向,不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锤炼“能为”之力,做“手里有招”的有才青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青年如初春,如朝日,是人生当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阶段。当今时代,信息总量呈裂变式增长,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唯有把握当下、不断学习,打牢能力素质的基石,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在青春的广阔舞台上赢得主动、绽放光彩。作为青年干部,应修干事之能,锤炼过硬肩膀,坚持把学习摆在首位,牢记学习不是“即时变现”的功利行为,树立以学立身、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论身处人生哪个阶段、从事何种职业,始终做到紧跟形势学、带着目标学、联系实际学,通过学习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打开思维边界,实现厚积而薄发。要做好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文章,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既聚焦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开展学习,又奔着问题、盯着实效改进不足,在学中砥砺实干,在干中深化学习,不断完善履职尽责的知识体系、夯实干事创业的能力基础,推动个人能力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


涵养“敢为”之魄,做“肩上有责”的实干青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无论是青年的理想抱负,还是国家的事业发展、民族的复兴使命,都需要靠实干去推动、来实现。从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抗疫青年,到坚守一线、卫国戍边的青年军人,从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青年科学家,到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运动健儿……青年的身影涌现在祖国和人民需要各条战线上,他们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青春之力践行报国之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作为青年干部,应挺实干之姿,勇担历史使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怀,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改革攻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切实扛起时代赋予的青春责任。要以榜样为镜,向先进看齐,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摈弃“躺平”心态,敢于走出“舒适区”,以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勇当开路先锋、争当干事闯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用辛勤汗水为青春中国书写生动注脚。(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人民政府: 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