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魏源《读书吟示儿耆》其中一首写到“月攘一鸡待来年,年复一年头雪白。”讲述一个人每日偷窃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所为,偷鸡的人说:“那我就减少些吧,每月偷一只鸡,待到明年就不偷了。”孟子评价:如果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对,就应该立即停止,怎么能等到明年。告诫我们对待错误要今日改、马上办,不能像“月攘一鸡”一样避重就轻、延续错误。
当下正值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强调要坚持动真碰硬,对标对表深入查找问题,动真格出重拳集中整治,高标准严要求整改销号。从调研情况看,有的存在侥幸心理,查摆问题不全面,文风会风不实不正、脱离群众等问题仍然存在,但是未在清单上体现,认为“减少偷鸡次数后”,错误则“微不足道”。有的存在拖延心理,将整改时限无限拉长,把能够及时处理的问题以长期整改为由“待到明年再改”,整改措施看似详细,实则难以落地见效。有的存在应付心理,虚假整改、变相整改,用“整改报告”代替问题解决,用“完美台账”代替实际成效,顽瘴痼疾本质上未得到解决,整改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集中整治是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若如“月攘一鸡”一般,则是对“严”与“实”要求的背离,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无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集中整治出现形式主义问题,“总开关”松动是根本原因,部分干部党性修养不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比如错认为违规吃喝是“联络感情”“拓展人脉”的手段,无伤大雅,对集中整治任务存在“过关心态”。制度也存在“空转”现象,督导检查“高举轻放”,缺乏全链条问效机制,开门教育“站在门口打转”,未能真正走出去听取群众意见,整改成效检验成为“体内循环”,失去评价的标尺。
整改就要“严”字当头、“实”处用力、“改”上见效。归正思想是根本,要让理论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时刻检视自身思想,对标对表看求真务实的自觉是否强、真抓实干的作风是否硬、一抓到底的韧劲是否足,切实纠正政治偏差、祛除私心杂念。肯下实功是关键,树牢“年复一年头雪白”的效率意识,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结合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用措施,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行力,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倒排工期,直至问题整改见底清零。督促问效是保障,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制定可量化、可核查的指标,避免“突击整改”“纸面整改”,对整改效果不达标的,深挖背后根源,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填补“漏洞”;整改效果最终要看群众满意度,诚恳开门纳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整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回炉重造”,让整改与发展同频,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群众和实践的检验。(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委组织部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