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与青年群体的联系,引导返乡学生了解家乡、服务家乡,温宿县佳木镇人大主席团近期组织开展系列关爱服务活动,通过精准服务与思想引导相结合,既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也深化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家乡发展的认识,激发青年学子建设家乡的热情。
精准摸排需求,做实贴心服务。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代表开展“一对一”走访,全面掌握辖区内413名返乡大学生的学业状况、发展意向及现实困难,建立信息台账。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创业问题,代表们积极协调社保所、乡村振兴办等部门,举办“政策面对面”专场活动,详细解读西部计划、创业补贴等26项政策措施,现场为12名学生精准对接实习岗位。同时,针对暑期实践需求,组织成立“青春观察团”,引导学生参与村容整治监督、惠民项目核查等基层治理实践,增加其对家乡事务的了解。
深化制度认知,播撒法治民主理念。镇人大精心策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讲活动。宣讲会上,镇人大专职副主席潘俊生以“村民议事会决定文化广场建设”、“人大代表推动水渠改造项目”等本镇鲜活案例为切入点,生动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活动特别设置“模拟代表建议”环节,学生们围绕“增设乡村书屋”、“优化学生交通”等议题进行深入调研、讨论和建议撰写,亲身体验民主议事流程。“原来提建议需要深入调研和反映民意!”新疆工程学院学生艾热提·莫明的感悟代表了同学们收获。这种“案例教学+实践体验”的模式,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搭建参与平台,激发反哺家乡热情。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传递了家乡的关怀,也有效激发了返乡学子服务家乡的责任感。活动后,11名学生主动加入“法治宣传小分队”,协助代表开展普法工作;12名农学专业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林果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家乡处处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成为许多学生的共识。
为建立长效机制,佳木镇人大计划在代表联络站设立“青年议事课堂”,定期邀请返乡学生围绕集镇规划、产业发展等议题建言献策。镇人大副主席潘俊生表示:“我们将持续搭建平台,让青年智慧融入家乡发展,让服务返乡学生成长与助力地方建设实现‘双向奔赴’。”(通讯员:张娓娓、潘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