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
2025年07月23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陈安娜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荧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犹如一记记重锤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当镜头定格在那些悔恨的面孔时,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击溃了他们的防线?是金钱诱惑的侵蚀?是权力膨胀的傲慢?还是侥幸心理的暗处滋长?作为青年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既是沉痛警示,更是灵魂叩问,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如履薄冰的警觉,才能真正成长为堪当大任的干部。


勤学善思夯实作风之基。《荀子·大略》有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大意是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深刻阐明为官与治学的辩证关系。青年干部从“校园门”迈入“机关门”,缺乏社会历练,且正值世界观塑造关键时期,极易在繁杂的“花花世界”中迷失方向。湖南省慈利县“00后”公职人员朱某的案例就具有警示意义,初掌权力便沉醉于阿谀奉承,最终在权力与物欲中彻底迷失。面对“人情围猎”的糖衣炮弹,面对“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青年干部更要筑牢思想堤坝,特别警惕“位卑权小,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许多堕落者正是从“盛情难却”的小恩小惠开始,在温水煮蛙中步步失守。要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让理论学习成为抵御诱惑的“精神疫苗”,通过常态化廉政教育保持政治定力,将风险防控细化到每个工作环节。


勤查勤省祛除作风顽疾。《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强调每日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中央八项规定自实施以来,犹如一把利剑直击时弊,精准切除作风顽疾,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利器。青年干部必须认识到,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必须将“严”字贯穿始终,把转变作风作为终身课题。一方面,要以“时时自省、处处自警、事事自重”的自觉检身正己,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新型衙门作风;另一方面,要主动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沉到一线,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锤炼作风。对于各种打着“人情往来”幌子的“打招呼”“搞变通”的行为坚决抵制,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刚性。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真正成为干部成长路上的“紧箍咒”、“护身符”。


即知即改彰显作风真章。“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作风建设贵在知行合一,难在持之以恒。青年干部要以案为鉴,自觉净化“三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把纪律规矩内化为日常习惯。泰山“快活三里”的典故警示我们:挑山工深知在平地久歇易“发懒”,再攀“十八盘”将更艰难,作风建设如同登山,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奋进”的姿态,坚决摒弃“松劲歇脚”懈怠思想,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恒心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的毅力深化作风转变。工作中要践行“六不”行为准则:不等待观望、不拖沓敷衍、不推诿塞责、不绕道回避、不弄虚作假、不浮躁冒进。既要锤炼“刨根问底”的钻劲,又要培养“解剖麻雀”的巧劲,更需保持“钉钉子”的韧劲,通过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将“严真细实快”的要求融入血脉,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临沂市费县县委组织部:陈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