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只有激活人才“春水”,方能浇灌乡村“沃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让希望的田野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引才聚智,厚培引才“沃土”。古有谚语:人择明君而臣,鸟择良木而栖。乡村若想吸引人才,就需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发力,提升自身的“吸引力”。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大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村民文明素养,让人才在农村找到情感认同、价值归属。整合组织、农业农村、人社、科技等部门力量,深入开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调研,明确解决路径、时间节点、标准要求,在政策扶持、人员配备、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最惠支持,为各类人才下乡村铺好路子。同时还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做实做强道路交通、休闲娱乐等“一揽子”工程,让村容村貌“旧貌换新颜”,让农村成为美丽整洁、人皆向往的美好家园。
育才赋能,丰富育才“肥料”。引才是基础,育才则是乡村人才持续发展的关键。当我们为人才营造好发展环境后,更要注重挖掘本土人才潜力,丰富育才“肥料”,助力乡土人才“拔节成长”,充分激活其内生动力、造血能力。要选好“头雁”,严格把好政治素质关、群众基础关、致富能力关,把真正有威信、有担当、有能力的人选出来,为农村发展“掌好舵、扬好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选派优秀党员到党校学习、到高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劳动技能水平,以点带面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组建“乡土人才超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抓好后备人才传帮带,让乡村发展后继有人。
聚才兴业,充实聚才“水池”。人才引得进、育得出,更要留得住、用得好,这就需要充实聚才“水池”,汇聚乡村振兴“人才洪流”。深化机关干部包片包村制度,为乡村发展提供政策解读、技术指导等系列服务。加强在外人才信息收集,分门别类建立“人才资源库”,发挥乡愁乡情力量,举办家乡推介等活动,吸引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企业老板“回流”,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献智献力。及时关注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创新开展“云招聘”活动,培养直播电商等专业人才,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探索柔性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通过技术入股、远程指导、利益共享等方式,丰富农村经济发展手段,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灵活方式引进专家学者、先进典型,通过“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等方式,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思路”“支良招儿”。
激活农村人才“一池春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乡村这片“沃野”,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我们要持之以恒做好乡村人才工作,让人才的 “活水” 源源不断注入乡村,让乡村在人才的浇灌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发展之花,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共阳信县委组织部:何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