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5年央视主持人大赛新闻主播季在万众瞩目中首播,这档被誉为中国主持界“华山论剑”的赛事,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新赛制、新面孔、新风格,在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
邹韵接棒尼格买提,首次独挑主持大梁。从曾经的大赛冠军到如今的主持人,身份转变背后是巨大的挑战。她延续了新闻主播的职业装扮,干练的西装搭配利落的短发,展现出强大的气场。但部分观众认为她的主持风格过于沉稳克制,与以往主持人营造的轻松氛围不同,在综艺感的呈现上略显不足。在选手答题结束后的转场环节,她的节奏把控也受到质疑,像是按部就班地推进流程,缺乏灵动的互动。不过,邹韵凭借多年的专业积累,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稳定现场秩序,这是她深厚功底的体现。而且她将国际视野融入到大赛的串场中,巧妙地用通俗例子解释复杂概念,让观众感受到了她独特的主持魅力。
此次大赛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评委席上的“健康组合”——康辉与鲁健。康辉作为大赛的常客,点评风格一如既往的专业且温和,既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选手问题,又能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让选手如沐春风。鲁健的加入则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犀利的风格。他在点评时毫不留情,直击选手的弱点。比如,他对一位地方台新人“基本功不扎实”“语速失控”“逻辑松散”等问题的直接批评,让选手在台上紧张得手抖,也让观众看得捏一把汗。这种犀利的点评风格与前三届董卿的温婉、撒贝宁的幽默形成鲜明对比,不少观众认为在这样的重要场合,选手更需要鼓励式的点评,鲁健的“冷脸”和强硬态度让整个评委席“气压”变低,缺乏温度。但也有观众表示,新闻主播需要直面问题,鲁健的点评虽然犀利,却能让选手快速成长,毕竟主持人大赛是专业的竞技舞台,不是娱乐秀场。
从选手表现来看,这一届选手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其中,北大在读硕士林祉祎表现亮眼,她在自我展示环节中,通过精密的文本结构设计、精准的镜头感知力和微表情管理,迅速抓住了观众和评委的眼球。在新闻评述环节,她思维敏捷,能够快速建立跨领域知识关联,对AI主播与真人主播的辩论话题展现出独特的见解。她的声压控制也十分出色,根据不同新闻场景灵活变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不过,也有部分选手因为过于紧张,在舞台上出现了肢体语言僵硬、忘词等问题,暴露出在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上的不足。
赛制方面,新增的基础知识问答环节成为一大亮点。这个环节在正式比赛前进行,既考验了选手的基本功,又让观众在同步学习中感受到了比赛的紧张氛围,很好地体现了节目“以赛促学”的公共价值。而在自我展示和新闻评述两个核心环节,依旧是对选手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从稿件撰写、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到情感传递,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这届主持人大赛是一次大胆的革新,它在保留专业内核的同时,努力探索新的方向。无论是主持人、评委,还是选手和赛制,都在变化中接受观众的审视。未来的比赛中,希望能看到选手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也期待节目在争议中不断优化,为中国主持界输送更多优秀的新闻主播人才 ,让这档老牌综艺绽放新的光彩。(庆云县常家镇人民政府: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