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当前棉花生长动态,及时解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今年棉花丰产丰收,近日,七团四连党支部委员会、连队管理委员会(两委)成员深入各棉花种植户田间地头,开展棉花长势及管理情况专项调查,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深入一线察实情
两委成员分组包片,顶着烈日,走进一块块棉田,仔细查看棉花长势、结铃坐桃情况、病虫害发生迹象以及田间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他们俯下身子,认真观察棉株中下部叶片背面,检查红蜘蛛等害虫踪迹;翻开棉株,查看底部杂草情况;与正在劳作的职工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施肥、打药、除草等环节的做法和遇到的困难。
精准指导解难题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情况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今年棉花生育特点,两委成员现场为职工开出“管理处方”:
1.紧抓关键期,科学施肥保盖顶桃:“今年棉花生育期普遍提前是个显著特点,” 连队技术员杨彦军指着一株已结铃坐桃的棉花说到,“这意味着花铃肥的施用必须比往年提前、施足、施到位。氮磷钾,特别是钾肥,现在就要保证充足供应,千万不能拖,否则后期盖顶桃养分跟不上,成熟度、铃重和纤维品质都会受影响,到手的产量和效益就可能打折。” 他建议职工立即根据自家棉田长势和前期施肥情况,调整并落实追肥方案。
2.虫情警报拉响,综合防控刻不容缓: “大家看,这片叶子背面已经有红蜘蛛在活动了,而且三代棉铃虫、棉铃虫在多个条田都达到了防治指标。” 负责植保的委员王子浩在田头现场指出,“虫情复杂严峻!近期天气忽干忽湿、忽晴忽雨,正是红蜘蛛爆发和蚜虫反弹的‘温床’。” 他要求职工:立即行动:对已发生红蜘蛛的地号,必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马上选用专性杀螨剂(如阿维菌素、乙螨唑等)进行点片挑治或封锁,喷药务必打透叶片背面。
严密监控:加密对棉铃虫、棉铃虫的监测频次,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迅速组织统防统治,选用高效低毒药剂(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并注意交替轮换使用。
警惕蚜虫:在防治主要害虫的同时,要兼顾对蚜虫的观察,可选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兼防,防止其反弹成灾。强调科学用药,保护天敌。
3.精细管理不松懈,除草防病除隐患:针对部分棉田行间、株间杂草滋生和黄枯萎病潜在风险,两委成员联系职工:
及时除草: “杂草争肥争水争光,必须清除!” 建议职工抓住滴水后或施肥后墒情好的时机,及时进行机械或人工中耕除草,尤其要清除棉株根部的杂草。提醒中后期使用化学除草剂需极其谨慎,严防药害。
预防黄萎、枯萎病:“对于这两种土传病害,预防是关键!” 强调要做好田间透风透光,确保滴水后无明水、积水,降低湿度;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棉株自身抗性;勤于巡查,一旦发现零星病株,立即拔除带出田外销毁,并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
强化服务促落实
连队党支部书记余超在调查中强调:“当前是棉花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管理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两委成员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当好职工的‘主心骨’和‘服务员’。” 他要求:持续跟踪:两委成员要对各自包片的棉田进行持续跟踪,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技术到户:要将最新的天气预警、虫情动态和田间管理技术要点,通过职工微信群、地头会、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一位种植户。
解决难题:对于职工反映的个性问题和实际困难,连队两委要积极协调解决,在农药、肥料调配,农机作业安排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连队两委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指导,是落实精细化管理、服务职工生产的重要举措。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有效提升了职工对当前棉花管理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对复杂情况的信心,为今年棉花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连队两委将持续关注棉花生产动态,全力以赴为棉花丰收保驾护航。(七团四连: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