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其廉洁自律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系于群众信任与事业根基。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期,青年干部当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律己之行筑牢防线,让青春在清正廉洁中绽放本色。
一、筑牢思想防线,补足廉洁“精神之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廉洁的堤坝首先要建在心里。回望历史,从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却“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到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坚守,老一辈共产党人用信念诠释了“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的真谛。新时代青年干部身处复杂环境,更需拧紧思想“总开关”。要学深悟透党章党规,把纪律规矩内化为行为准则,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廉洁初心。就像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李夏,扎根基层时始终以“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自勉,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青年干部当以先进为镜,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思想深处筑起抵御歪风邪气的坚固长城。
二、严守行为底线,划清廉洁“责任红线”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托,而非谋取私利的工具。青年干部手握一定权力,更要时刻警惕“微腐败”的侵蚀。从“吃一顿饭、收一份礼”的小事失守,到“一步步滑向深渊”的沉痛教训,无数案例警示:廉洁自律没有“小事”,守住底线才能行稳致远。在工作中,青年干部要做到“三慎”:慎初,杜绝“下不为例”的侥幸;慎微,警惕“小恩小惠”的诱惑;慎独,在无人监督时依然保持本色。就像基层青年干部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拒绝所有特殊照顾,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自觉赢得了百姓爱戴。面对项目审批、民生服务等工作,要始终做到公私分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实际行动诠释“权为民所用”的内涵。
三、主动接受监督,筑牢廉洁“防护之盾”
廉洁自律不是“独善其身”,更需在监督中成长。青年干部要明白,监督既是约束也是保护,主动接受监督才是真正的清醒。要习惯在“聚光灯”下工作,乐于听取批评意见,把群众的“监督眼”、同事的“提醒语”当作修正行为的“指南针”。就像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涛,在推动乡村项目时坚持“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主动邀请村民代表参与监督,不仅避免了廉政风险,更凝聚了干事合力。青年干部要放下“面子”、丢掉“架子”,主动向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敢于红脸出汗,让监督成为廉洁自律的“护身符”,在严管厚爱中练就拒腐防变的“金钟罩”。
青春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廉洁之道,一念之差,谬以千里。青年干部当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正气,“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在为民服务中坚守初心,在干事创业中保持本色,让青春的足迹印在廉洁的大道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清澈而坚定的力量。(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赵信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