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循大暑“三候”之道 铸青春“三心”之魂
2025年07月22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王子怡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7月22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最炽热的篇章——大暑。古人视此节气为“半年节”,寓意着光阴过半,征程下半场已然开启。在这万物极盛、阳光鼎沸的时节,青年干部当如田间拔节的稻禾,在酷暑中汲取成长的养分,细品大暑“三候”的深邃意蕴,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进姿态,投身于下半年的火热实践,在时代的熔炉里淬炼成钢。


一候“腐草为萤”,体悟沉淀生辉之道,秉持“沉潜蓄势”的勤勉恒心。古人观大暑萤火明灭于腐草之间,遂有“腐草化为萤”的浪漫想象。这看似神奇的蜕变,实则蕴含着生命在沉寂中积蓄力量、最终闪耀光芒的深刻哲理。青年干部身处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尤需深谙“沉潜”之功。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主动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在理论学习的深海中汲取智慧,在基层实践的沃土里扎牢根基,在复杂局面的磨砺中增长才干。不慕浮华,不鹜虚声,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腐草”,默默积累养分、沉淀经验。唯有如此,方能如萤火般在关键时刻破茧而出,以深厚的底蕴和过硬的本领点亮前行的征途,将点点微光汇聚成推动事业发展的璀璨星河。


二候“土润溽暑”,深谙向下扎根之理,永葆“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大暑时节,土地被湿热之气充分浸润,虽闷热难当,却恰是万物疯长的黄金期。农谚道:“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这“溽暑”之下的蓬勃生机,正源于大地深厚的滋养。青年干部成长之道亦在于此——唯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最广阔的沃土,才能汲取不竭的力量。要主动走出“空调房”,走进“桑拿田”,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话一家冷暖。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晴雨表”,将百姓的“急难愁盼”当作行动的“第一信号”。以一颗“热辣滚烫”的赤子之心,在“接地气”中“长才气”,在解民忧中暖民心,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的最前沿绚烂绽放,结出惠民利民的丰硕果实。


三候“大雨时行”,感悟砥砺韧劲之道,涵养“攻坚克难”的奋进决心。“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大暑之雨,往往骤然而至,气势磅礴,既为焦渴的万物带来甘霖,也考验着其抗击风雨的韧性。新征程的航程绝非坦途,必然充满惊涛骇浪与风险挑战。青年干部作为“强国一代”,必须锤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韧品格。要摒弃“骄娇”二气,克服“避暑”心态,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面对困难挑战,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遭遇挫折失败,要有“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勇气。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在风雨洗礼中锻造铁肩膀、练就真功夫。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时代的洪流中劈波斩浪,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王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