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善祛暑气养静气
2025年07月21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巩孟源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这是北宋名家苏辙在《和韩宗弼暴雨》中的盛夏酷暑图,千百年前,古人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思维,让我们明白了身在暑中,涵养身心的重要性。千百年后,新时代改革滚烫热浪来袭,党员干部当以“静气”祛除浮躁,用“净气”抵御诱惑,凭“竞气”抢抓机遇,在盛夏的淬炼中涵养政治定力,以心静自然凉的境界推动事业发展。


青年干部要以静养慧,筑牢思想底色。“宁静方能致远”,静气亦是慧气。暑气蒸腾,一哄而上的热浪必然会让人面红耳赤。正如很多干部热衷走过场、倾向埋伏笔,在调研时热热闹闹,却在落地时演化为冷冷清清,用会议上热情高涨,掩盖执行时冷若冰霜。这种过程热情洋溢,结果却冷到冰点的浮躁作风,恰似在酷暑中得了一种空调病,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根子在思想,在思想根源上,若偏离求真务实轨道,行动上必定南辕北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式上的吹吹打打不如静思己过后的有的放矢,党员干部要做好以静养慧的大学问,抠一抠写日志、画流程的“小细节”,去一去“燥热”之气,沉淀为干大事、担大责的“好思路”,不断在慢工细活中积蓄力量。


青年干部要以净养德,永葆干净纯色。“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热浪来袭,难免会让人感受到力不从心,身疲力乏。但如果缺乏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那么等待的也只能是软、涣、散的最终结局,更有甚者,妄想找缺口,私下认为阴影一块,那么到最后只能是后悔终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那样,“青年干部要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思严己之益、常怀律己之心。”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再一次昭示了党中央刀刃向内的决心。党员干部更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常扫思想灰尘,常补精神之钙,守住初心,在糖衣炮弹前保持定力。更要知因敬果,在思想上敬好清心之本这个因,才能挂出直道身谋这种果,而不是本末倒置,更不能搞因果前置这种坏把戏。


青年干部要以竞为荣,涵养实干本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同志的词句,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展改革中难免也会遇到高温、碰到热浪,让人分毫不敢靠近半步,从而错失良机,丧失条件。高温淬钢,讲究的就是火候,没有与千百度高温敢真碰硬的担当,就炼不出能够千锤百炼的钢材。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但实干不是蛮干、不是瞎干,更不是肆意妄为的想干就干,否则就会将好事办坏,将坏事办烂。党员干部当以“竞”的姿态破除躺平心态,在改革深水区勇当弄潮儿,更应该走一走田间、去一去车间、问一问民间,用朴素的话语、执着的精神、优良的风气去闯一闯、看一看、试一试,让本该服务于民的政策、慰问于民的利策、减负增效的益策,落地为一条条、一件件、一个个的实际举措,让踏实肯干、埋头苦干、因势巧干的担当精神种下“心芽”、开出“新花”、结好“兴果”。


新时代改革浪潮奔涌,这三种气度如同盛夏淬炼的三重境界,静如北窗卧听风雨,在沉淀中明辨方向;净似清泉涤荡尘埃,在自律中永葆纯粹;竞若烈火锻造精钢,在实干中成就担当。让我们以苏辙笔下“心静自然凉”的境界,将定力化为改革攻坚的定盘星,把清廉筑成事业发展的压舱石,用实干奏响时代强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属于青年干部的灼灼华章!(山东省昌邑市委组织部:巩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