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提升。基层一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战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淬炼党性的“大熔炉”。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投身基层一线,在摸爬滚打中经风雨、见世面,在苦干实干中长才干、壮筋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一、在深入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淬炼“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本色
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是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第一窗口”。党员干部要把基层一线当作锤炼党性的“练兵场”,主动作为,为民排忧解难。一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到村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真正把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摸清楚、弄明白。做到“脚印留在田埂上,汗水洒在地头上”。二是坚持“院坝协商”。把会议室搬到村口,一张桌子、几条板凳,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牢骚、记诉求,能现场解决的“马上就办”,需要协调的“限时销号”。三是搭建“数字民声”平台。可依托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抖音、12345等平台,让群众充分表达诉求,干部回应落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二、在攻坚克难中强化责任担当,淬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本色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是知难而退、畏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最能考验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党员干部要把基层一线当作检验党性的“试金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在榕江抗洪工作中,全县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到抗洪的第一战场。在洪水凶猛而来的危急时刻,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决然地冲向受灾最严重的区域,转移受困群众;在洪水退去后,他们又迅速投入到清淤工作中,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挥舞着铁锹,推着小推车,将淤泥一车车地运走,他们有的甚至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尽快恢复家园,让群众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党性,用实干展现着担当,成为了人民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三、在清正廉洁中坚守纪律底线,淬炼“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本色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基层一线是权力运行的“末梢神经”,也是廉洁风险的“高发地带”。党员干部要把基层一线当作锤炼党性的“磨刀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深刻领悟“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辩证关系,通过警示教育、案例剖析时刻警醒自己,要真正把“不敢腐”的震慑转化为“不想腐”的自觉。同时,要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辈子的必修课,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真正铸就坚强的党性。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基层一线,在深入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在攻坚克难中强化责任担当,在清正廉洁中坚守纪律底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人民政府:周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