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用“党建红线”牵紧高效能治理
2025年07月17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连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治理效能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唯有牵紧党建这根“红线”,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动能,才能破解基层治理的“千千结”,构建起更有温度、更有效率、更有力量的基层高效能治理新格局。


以“党建铸魂”定向领航,把稳基层治理“方向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没有正确方向就容易“迷航”。党建引领的核心价值,正在于为治理实践立根铸魂。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指南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具体行动,确保治理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在化解邻里纠纷、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具体工作中,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方向明则思路清,只有让党建成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才能确保治理不偏向、不走样,真正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幸福”同频共振。


以“织网筑基”凝聚合力,激活多元共治“动力源”。“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基层治理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琐事、难事,仅靠党组织“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党建引领的关键,在于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要延伸组织触角,在网格、楼栋、新业态群体中建立党组织,让党的旗帜插在治理最前沿,成为联系群众、整合资源的“主心骨”。比如,某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议”,把物业、业委会、商户、志愿者等拧成“治理共同体”,共同解决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实现了“1+1>2”的效果。同时,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通过“小院议事厅”“线上恳谈会”等形式,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群众在共建共治中提升获得感。


以“数字赋能”提质增效,跑出精细服务“加速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时代基层治理既要“走心”,也要“走新”。党建引领“数字治理”,能让服务更精准、效率更高。要推动“党建+科技”深度融合,比如搭建智慧社区平台,整合政务服务、民生诉求、安全巡查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某街道通过“网格微哨”系统,居民扫码就能反映问题,党员干部接单即办,平均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到4小时。同时,要警惕“数字鸿沟”,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保留“线下通道”,通过党员结对帮扶,让技术红利惠及每一个人。用数字化手段打通治理“堵点”,才能让党建引领的“软实力”转化为高效能治理的“硬支撑”。(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