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强调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做团结奋斗的先锋表率,锚定目标、聚力同心,坚持用团结奋斗铺就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锚定目标,校准“振兴之舵”。乡村振兴的航船,需要清晰明确的航标指引方向。没有共同目标的团结如同无舵之舟,终将迷失于时代的浪潮;唯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形成的团结,才能凝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农业农村现代化,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把握这一历史使命和时代坐标,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当好目标的“规划师”和“领航员”,无论是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推进特色产业项目,还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都要自觉对标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确保战略定位精准、实施路径清晰、阶段目标可行,以目标的灯塔照亮乡村发展之路,以共同的愿景凝聚人心力量,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坚定共识与强大向心力。
聚力同心,筑牢“振兴之基”。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力,源于社会各界形成的强大合力。“人心齐,泰山移”,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积极性,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练就聚力的真本领,要胸怀“三农”大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战略内涵,用好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画好最大“同心圆”。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在产业发展中让农民参与、在环境整治中让农民受益、在文化建设中让农民主导。以真诚的团结消除隔阂,以紧密的联结汇聚合力,筑起“亿万农民心连心、手牵手”的钢铁长城,为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笃行实干,浇灌“振兴之花”。乡村振兴的蓝图,最终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坚守来实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乡村振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勇当笃行的“实干家”和“开拓者”。要锤炼“敢啃硬骨头”的斗争精神,面对产业转型中的技术瓶颈、生态保护中的利益调整、基层治理中的矛盾纠纷,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进行坚决斗争,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注重工作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应农民期盼。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清晰目标引领方向,以紧密团结汇聚力量,以扎实行动创造实绩,带领农民在团结奋斗的壮阔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委组织部:刘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