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透“端午” 学精神
时间 :   2023-06-25 21:5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六月,迎来了端午。在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作为新时代年轻基层干部更倾向于透过节日深挖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砥砺前行。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挠探索精神勉励自我;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感悟爱国爱民的赤子心,为民排忧解难;在端午粽中,领悟不负“粽”望。
 
 上下求索基层路,方得民生满意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流传最广的诗句,也是很多人的座右铭。探求真理固然重要可贵,但实践也不能忽略。基层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基层、田间地头、实打实入户,加强工作研究,不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工作中保持探索心,深入挖掘群众反映的问题、总结经验、升华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在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实践思维,改进工作方式。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的眼光看问题、想事情。
 
解决民生之多艰,方得民生之爱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出生“名门贵族”,生活优渥,但他对百姓充满深厚感情。会因为百姓不安稳而贫苦的生活感到哀伤,心怀“国之大者”。尽管此诗过去了两千多年,但诗句里透出的忧国忧民的形象从未抹去,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垂不朽。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才能体察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的难处。基层干部应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带着真心真情为民服务,怀揣一颗“同理心”开展群众工作,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群众反映的每一件小事,要当成一件大事来解决,才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品味不负“粽”望,方得民生之安心。小小端午粽,也蕴含着大大的哲理。无论从表皮的粽叶、还是从内在洁白的糯米团都透着基层干部工作的哲思。人们在吃粽子的时候往往是先闻到独特的粽叶香味,而忽视了那一片片青色的粽叶付出。如果糯米团没有经过粽叶的煮制,没有汲取粽叶的芳香味,它也将失去灵魂,失去端午的味道。基层干部就像这个粽叶一样,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默默奉献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 的干事初心,保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昂扬斗志”。在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时要勇于担当作为,在奉献中工作,从心灵上敬畏群众,从情感上贴近群众,从行动上服务群众。于洁白的糯米团,无论是什么馅,白色糯米底色从未改变。正如周敦颐里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基层干部更需要保持这种清正廉洁、坚贞不渝的初心。“心底无私天地宽”,为官者,心底无私是必要条件之一,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群众以诚相待、坦荡相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保持着一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基层干部初心。
 
在基层工作中,广大干部应持有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的精神,心系民生的情怀,有奉献有担当有坚定信念的“粽样”。(剑河县久仰镇人民政府: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