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英山特教学校:胡红) 语文教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辅之课外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表现在“言”上,还表现在“行”上,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教师在讲到《司马光砸缸》这一课时,因为该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开展一个助人为乐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全班所有的同学积极的去帮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课的时候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主动助人为乐的事情,还可以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通过这样一种课外实践的形式,让学生逐渐的养成了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品质。
此外,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手段,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气势,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景,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桂林山水介绍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丽。这样一来,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