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茂兰镇安乐村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 :   2021-10-22 19:2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茂兰镇:杨宇韬)云县茂兰镇安乐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族、傈僳、拉祜、白族等少数民族。近年来,该村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在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先行,建设美丽村庄。安乐村历史悠久,曾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康熙云州志》记为“挨罗”后又称“阿罗”,彝语为獐子出没的地方,民国时期雅化地名改为安乐塘。注重规划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工作,今年以来,村里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规划家乡提升行动”,让回乡干部、党员面对面与乡亲共叙乡情、共商规划、共谋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擘画未来蓝图。按照“彝家风情、茶马文化、宜居安乐”的总体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建设“古橡树民族文化广场、彝族锁水阁、观光采摘栈道、十里花溪”的总体发展思路,规划及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和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美丽村庄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产业振兴。安乐村党支部强,党员思想觉悟高,发展基础好,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村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巩固培育“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自主选择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使民族特色村寨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既让民族风情浓起来,又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村级组织不断健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种农村产业协会、理事会等组织,落实“三带一帮两促进”产业扶贫机制,根据市场需求,提升核桃、茶叶、枇杷、冬桃、杨梅等传统农产品质量,发展有机、绿色、无污染农业,同时,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涌利养殖家庭农场,成立2个专业合作社,帮助带动225户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今年,全村还种植烤烟800多亩,年收入有望增加300多万元。
坚持和弘扬优秀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挖掘特色文化,加强对彝族土俚人民间口头文学、传统服饰文化、编织艺术、居住饮食等独特资源的分析、研究,并实施重点保护;组织专业人员整理挖掘文化史料,讲好锁水阁、古橡树的故事。组建民族文化宣传队,通过多方努力,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彝族土俚人组成的民间古吹队,他们用古吹的形式传承着彝族(土俚人)历史、宗教、文化,演说着党的方针政策、人们的信仰、以及愿望与寄托,诸如喜事就吹《蜜蜂过江》、姑娘出嫁吹《隔娘调》等等,吹奏起来或如泣如诉或气势磅礴,在滇西南民族器音表演中很有代表性。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打陀螺是当地流传着的一种民间游戏,它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每年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安乐村都会举行陀螺比赛,用竞技体育传承彝族、布朗族文化,每年正月十五日,在外工作的、做生意出远门的、出嫁的都会回到家乡过“朝山节”,用古老的节庆活动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