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 谭文)入梅以来,英山遭受了8轮强降雨的袭击,全县县降雨量居全市第一位,共计1238.2毫米,多轮强降雨导致高于1998年、2016年地质灾害频发,截至目前,英山共计发生地质灾害989处,灾情影响住户6171户、群众20881人,转移避让居民491户1573人,未造成人员伤亡。灾情严重,点多面广,英山县采取“早预警、急排患、快应急”的做法,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灾害损失。
一、早预警,提前拉响防灾警报
未雨绸缪,在汛期到来之前,要求相关部门、乡镇、村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救援队伍建设、和地质灾害救援预案的报备工作。特别是211个地质灾害点要重点预防,明确相关责任单位任务要求、落实责任,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预警预报机制,组建应急抢险队伍。汛期县领导分头带队下沉一线,县、乡、村相关人员进入战时状态,全县211处灾害点巡查全覆盖,监测预警系统全天候运转,织密了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达到了早发现、早处置目的。为了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点对周边群众的影响,动员40多户、138名群众易地搬迁,建设防灾小区3个,给他们发放帮扶资金80多万元。
提前备足防灾物资。县防汛指挥部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配足配齐各种防灾物资,其中编织袋26万条、防水布6000平方米,手电筒、救生衣、铁锹等应急物资一应储备充足。县防汛指挥部还委托代储存块石10000立方米,紧急调配铲车13台、挖掘机79台、运输车375台、消防车13台,保证在抢险救灾时能调得出、用得上,满足防汛救灾工作需要。县应急部门调拨3000方石料、300筒雨布、5千编制袋等到险情现场。
建强应急救援队伍。县防汛指挥部组建了一支800余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其中人武部组建民兵队伍150人、县消防大队救援队30人、乡镇村组建综合性应急队伍11支。县直各部门综合性应急队伍13支、每支15-20人。6月11日至12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县人武部、白莲河管理处、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交运局、温泉镇民兵营、县红十字会、县烟草局等13家单位400多人在白莲河水库开展大型军地综合救援演练。战前的大练兵,有效提高了应急队员的素质。
二、急排患,将隐患降到最低
汛前,要求相关单位要加强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不放过一丝漏洞。县自然资源局在预计自身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持,派出5名地质专家常驻英山,出现灾情、险情,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地质专家现场踏勘,及时会商研判,提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地灾隐患,县局提前准备和发放了铁丝、雨布、编织袋,要求所在村准备好木桩。在新一轮暴雨来临之前,自动化监测系统成功预警温泉镇一天门村山体位移信息,相关部门立即发出转移群众指令,山体滑坡造成房屋损毁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快应急,紧急救援勇担当
连续不间断的暴雨,山体长期处在浸泡之中,导致英山各地塌方严重、险象环生、报警不断。县局联合相关部门快应急、快救援。
6月24日下午,县吴家山景区石鼓庙景点山体滑坡变形,滑坡体已触及石鼓庙主殿墙缘,存在较大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接报后,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晨曦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带地质专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会商处置,并上报市局,经紧急会商,先转移寺庙、拉警戒线、关闭该景点,要求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要加紧完成现场勘察、测量工作,3日内提交应急治理方案 。
6月28日上午,县中石化城南加油站背后山体塌陷达一米多幅度,裂缝数十米长,万多方泥土随时会垮塌,四个地埋式储罐4.5万升油料需要紧急转移。 县应急、消防、公安、国土、中石化等部门迅速处置,制定方案召开处置,紧急倒罐转移4.5万升油料,消除了特大隐患。
7月5日早晨7点30分,英山县温泉镇温泉路伍垮巷居民郑能勇家屋后突发大面积塌方,泥石流不断往房子里灌,郑能勇和隔壁两家人面临严重安全隐患。郑能勇因车祸从正月至今一直住院,妻子在医院照顾他,家里只剩年愈古稀的老婆婆和读小学的两个女儿。突发险情,老人吓得说不了话,两个孩子大哭。一热心邻居闻讯向县应急管理局求救,应急管理局局长杨晨曦接电话后,一面叮嘱室内人员立即离开危房,一面下达指令。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徐成友、党组成员注亚娟10分钟即到达现场。经应急管理局现场指挥协调,温泉镇派出所民警,国土资源局、村、社区工作人员先后到场,先救人再转移财物,因转移及救助及时,目前两家人均毫发无损,塌方路段已拉警戒线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7月6日9时,温泉镇百涧河五组遭受特大泥石流袭击,百涧河村应急队3分钟赶到现场,在泥石流中救出一低保户老人;在10分钟转移全组42户124名群众。
7月6日10时,温泉镇梅岩村山体滑坡,冲垮山下一养猪场,温泉镇民兵应急队冒着生命危险在泥石中为养殖户抢出8头成猪。
全市最大的降雨量、单次降雨量全国第一、发生地质灾害上千次,转移群众上千人而无一人伤亡,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而创造奇迹的人就是竭诚为民勇于担当的英山应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