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做好新媒体对乡村振兴有多重要
时间 :   2023-08-24 10:4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振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媒体传播使得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各种信息能够更快更广地传递到世界各地,有效拓展了网民交流的途径,提升了网友间互动的积极性和亲密度。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如何发挥新媒体凝聚农民、引导农民、服务农民优势,不断提升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重要实践难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迎来了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多样性,乡村文化在互联网上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媒体的介入缓解了当前农村地区突出的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了乡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和唤醒了农民的自主意识等方面。

拓宽宣传方式,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一直以来,宣传工作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宣传工作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由点到面地宣传。自新媒体时代以来,宣传工作变得不再单一,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是从民众视角传播价值观念,是向农民传播政策主张、引导思想舆论、倾听百姓声音、反映社会问题、答疑解惑、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是否能被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支持,以及在施行过程中能否有效落地,是深受农民喜爱的重要传播渠道。

拓展传播主体,提升农民主体地位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农村又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战场,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主,但传统农村衰落,农村失语、农民失声现象长期存在。近年来,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媒体传播变得更加便捷性、趣味性和交动性吸引了大量农民用户积极参与,唤醒了农民主体意识,以返乡创业青年“念乡人周周”、农妇“蜀中桃子姐”以及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侗族“村姑阿香”等为代表的一批农民网红通过用短视频平台,真实展现了乡村变化和新时代农民新形象,他们在全网走红的同时,提升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带动了更多农民主动参与讲好乡村文化振兴故事的具体实践中。

消除信息壁垒,改善信息传播环境农村并不受人们关注,农村和城市形成了信息壁垒,农村了解城市及公共信息不及时,城市了解农村信息不全面,沟通存在双向障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重要变革,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平台更加丰富、传播技术更加先进、传播互动更加有效,破解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信息不畅、沟通不便的“信息孤岛”效应,实现了信息无限量供应和精准化推送,消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文化隔阂。与此同时,自媒体网络平台赋予农民更多话语权和技术、流量支持,帮助农民涵养智慧,提升媒体表达和流量变现能力。(寨蒿镇人民政府: 杨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