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1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时,作出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湖南发展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也为武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强了信心斗志、注入了强大动力。
两年多来,武冈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以来,武冈市紧扣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力量,狠抓工程进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1-5月全市117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6.1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其中园区累计完成产值36.1亿元;1-5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2亿元,排名邵阳市第1;1-5月完成工业投资26.1亿元,排名邵阳市第2。
殷殷嘱托重千钧,踔厉奋发正当时。今日之武冈,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现代化新武冈建设如火如荼,高质量发展如浪如潮,潇湘大地发生了令人振奋的新变化、新气象。7月7日,邵阳市工改办副主任黄小斌一行专程来到武冈对该市“三个高地”建设进行调研指导。
坚持高位部署,紧盯目标统筹推进。今年以来,武冈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盯“高”的目标,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奋力推进三个高地建设落地见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市长总牵头,常务副市长总协调,分管科技工信、商务的副市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个高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科工信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的落实,协调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提出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加强工作调度。对上级明确的“三个高地”建设指标任务逐一进行分解,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人,逐项抓好落实。各工作专班每月按时召开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调度会,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及时研究解决短板问题。三是加强督导考核。将打造“三个高地”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和政府“三重点”考评,把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先评优、班子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督导督办,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不作为、工作停滞不前的依规依纪进行追责问责。
坚持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三个高地”取得成效。着力打造“三个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湖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方面。一是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和优质企业培育。1-5月全市117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6.1亿元,同比增长8.1%,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其中园区累计完成产值36.1亿元,同比增长8.3%;1-5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8.7%,排名邵阳市第1;1-5月完成工业投资26.1亿元,同比增长45.16%,排名邵阳市第2。2023年,新增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目前,武冈市共有邵阳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二是大力推进“智赋万企”行动。1-5月份,12家电子信息规模企业累计营业收入8.08亿,排名邵阳市第1;2家软件服务规模企业累计营业收入2871万元,排名邵阳市第1。截止到6月份,全市“上云”企业579家,完成全年任务82%;“上平台”企业74家,完成全年任务113%;实施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9个,完成任务225%。今年累计新建5G基站107个,4G基站28个,新增农村千兆光网端口6492个,新增千兆光网入户数5101个,千兆光网实现了城区全覆盖,70%的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围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精密五金)、新材料(切削液)、装备制造(电子电缆)等军民两用产业,截至6月,实现相关产业的军品产值6416万元,人均民口单位军品收入100.2元。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任务方面。持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武冈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邵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豆制品加工产业技术联盟1个,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到6个。前期,武冈市主动对接湖南科技大学,目前塑高科技产学研基地和经开区专家工作站已挂牌成立。致力创新成果转化,目前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达75家,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42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6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到4.3%;同时加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力度,累计为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814万元。用好科技创新人才,今年我市已选派116名科技专家赴基层开展科技成果推介、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创新调研等工作,服务乡村振兴。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任务方面。一是大力促进社会消费增长。1-5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1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排名邵阳市第一。充分利用国家提振消费有关措施,成功举办“乐享消费 惠动邵阳”2023武冈春季车展、“乐享消费 约惠武冈”2023武冈市消费促进季暨保利和盛堂、壹号福街开业活动。发挥规模企业在商品销售市场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展限上企业培育,我市现有批零在库企业74家,住餐企业15家,2023年计划入库批零企业10家,住餐企业2家,今年已完成2家批零企业入库。二是推动外贸快速发展。1-5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2亿元,同比增速49%,增速排名邵阳市前6。做大做强外贸主体,今年新增苒星、澳晟科技2家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三是全力招商引资,坚持以“湘商回归”为主抓手,以园区承接产业转移为招商引资主平台,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推行市团领导和部门单位联系负责制度,对招商引资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以来,全市新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43.72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2个(已完成工商注册),过亿元项目7个,“湘商回归”投资签约项目5个。1-5月,全市实际到位内资34.26亿元,同比增速8.77%,增速排名邵阳市第三;实际到位外资92.238万美元,总量排名邵阳市第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一是武冈高科塑化生产项目。目前1#厂房装修完成,宿舍楼全面完工并启用,食堂装修及消防设施完成,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成,其中两条生产线试生产,环保设施安装并调试完,绿化完成70%,厂区监控设备安装完成,停车棚设施完成。二是豆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一期豆制品生产加工集约化基地项目,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及部分基础施工,场内施工道路硬化完成2430米,1#、2#厂房主体结构已完成,室内装修(饰)正在施工,已完成了工程量的50%,外墙真石漆已完成40%; 3#-4#厂房、仓库旋挖桩基础已完成;挡土墙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4/5;已完成3个厌氧塔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厌氧塔设备安装;污水处理池、物料库、汽化炉房等正在施工。三是航城生产基地项目,目前A,B,C栋厂房已完成装修,招聘工作人员130多名,400台设备已进入试产状态。
“我们将秉承新发展理念,落实服务为本,加强干部联企工作,长效推进‘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健全完善‘企业办事不求人’等服务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武冈市科工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他们将总结工作经验,科学安排调度,紧盯目标抓落实,紧盯问题抓推进,紧盯来年抓谋划,全力冲刺打造“三个高地”年度目标,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接续奋斗再出发,感恩奋进开新局。在新的起点上,武冈将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工作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以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打造“三个高地”征程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武冈!(通讯员: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