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故城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是典型的文化润疆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对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区位优势定位“准”,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温宿县故城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64亿元,占地面积327.94亩,建筑面积33100㎡,于2022 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6月全面竣工。故城项目紧邻阿克苏机场,是南疆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按照不同功能打造出历史文化体验区、非遗制作区、美食感受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区等多个功能区,让游客们可以在温宿故城里感受到科级与传统、文化与美食交织的非凡体验。
(二)业态种类多样“精”,提升品质内涵。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温宿县故城文化旅游区打造了以汉服饰、民族服饰、民族乐器展览为主的汉疏门区域,文字与图片、复刻文物、集市与农耕的场景模型为主的唐仪门区域,浮雕文化墙、立面展板为主的清风门区域等,多样型的业态对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对促进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土特产品生产、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深入融合、结构不断优化,对推动温宿经济多元化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稳增就业致富“多”,丰富实现载体。温宿故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门票、观光车(区间车)、综合休闲中心租赁、特色风情街租赁、打卡拍照、电瓶车、自行车等年总预计年收入约为5342.38万元,可辐射带动200余人从事旅游接待、旅游运输、餐饮服务、农家乐服务、国学培训等,带动居民参与旅游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经济收入,预计参与服务的居民月平均工资可达到4000元以上,为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提升广大居民美好生活体验感和幸福感贡献力量。
(三)文化浸润载体“丰”,促进提质增效。通过以汉代风格、“隋唐历史”、“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西取东传玄奘佛法文化”等特色亮点,结合温宿多民族地区的特点,以穿戴汉服饰、民族服饰,观看提取文化交流、贸易通商、人文故事等相关信息,运用智能互动屏、声光电技术再现温宿曾经的繁华,挖掘温宿文化历史脉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具有积极作用。(温宿县: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