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抓取案件信息,智能纠错拼写错误;图像智能分析,快速生成文书;线索线上移送处置部门……这可不是哪部高科技电影的镜头,而是发生在和林县纪委监委的真实场景。
随着智审通应用系统的启用,和林县纪委监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前沿性工作来抓,不断推动信息化与纪检监察审查调查工作、审理工作、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使工作充分享受到了人工智能的“红利”。
“信息化+办案”促进审查调查规范精准
“提示:有一项必要工作未完成!”8月24日上午,纪检监察干部在进行案件录入工作时,“智审通”系统跳出了这样一条信息。
纪检监察干部随即点击提示信息,页面自动跳转到整个所需上传的材料清单页,原来是一份会议纪要没有上传,按照提示正确上传了所需材料后,鲜红的字眼“未完成”瞬时变成了绿色的“已完成”,这样一个“错误”纠正就完成了。
而这仅仅是和林县纪委监委“智慧办案”的其中一隅。
不仅如此,作为办案辅助系统,“智审通”应用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引入到案件审查调查和审理工作之中,对案件查办具有指引导航作用,对证据材料具有智能把关校验作用。应用语音识别、图像智能分析等技术,解放人力资源;抓取案卷关键信息,智能生成文书,提升办案效率;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办案信息高度共享……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安全,实现了全程留痕可查,通过发挥大数据反腐的乘数效应,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效能。
“信息化+审理”促进案件审理提质增效
“嘀——!”近日,在县纪委监委审理室负责人的电脑上弹出了一条待办事项。
“智审通”应用系统打通了审查调查和案件审理之间的障碍,改变了过去只有在案件审查调查终结或审理提前介入时才启动审理的工作模式,将审理理念和要求前移,并贯穿到审查调查全程,从源头上对案件质量进行全程实时把控。同时,系统为每个办案环节设置明确流程指引,所有环节必须符合规范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大大减少了移送审理案件问题数。对每一个事项的处理,都自动记录处理时间和具体承办人,明确了责任。不仅如此,系统为审理部门提供的电子卷宗线上审理、辅助阅卷快速标注、类案推送量纪辅助、审理文书一键生成等实用功能帮助审理部门在审理过程中从一些重复性、格式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打破了信息壁垒,提高了纪检监察工作效率。
“信息化+应用”促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科技信息化就好比纪检监察工作的一双“翅膀”,“翅膀”越硬,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的越快,纪检监察工作越可以更加从容地乘风借势、扶摇直上。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定期培训和实战中反复锤炼,对大数据应用实现了从入门到精通,大数据应用氛围日渐浓厚。同时,自觉做好系统的使用者、贡献者,在应用过程中及时收集反馈优化系统运行的意见建议10条,上级纪委采纳2条,以集体智慧促完善、促创新、促升级,为推动系统更加科学完备贡献一份实践力量。
自“智审通”应用系统在全区试运行以来,和林县纪委监委邀请市纪委监委下沉指导,上派“学员”深入学习,从“排头兵”到“全员战”,开展了“室室互助、室组联合”学习协作模式,截止目前,在全委领导干部的努力下,和林县纪委监委共运转案件数90件,在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排名第二;共上传案件卷宗16999页,全市排名第四。(文/张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