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凤庆县人居环境办公室:鲁正芹、杨云将)今年以来,凤庆县住建局多措并举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建设成果,突出文化底蕴提升城市风貌,打造“全域美”建设示范标杆,提升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亮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名片。
突出文化底蕴提升城市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制定《凤庆县城精品街区风貌提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打造具有凤庆茶文化特色的文庙街区及滇红古镇茶马古文化街主题街区2个,实施沿街正立面建筑物风貌提升、广告规范等改造建设,启动滇红路、顺宁路、顺风商业步行街3条精品街区提升改造,已完成顺宁路、书院路风貌提升改造122户3.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87万元。正在实施滇红路财富中心段风貌提升改造和智慧滇红大道项目建设,计划启动实施顺风商业街精品街区打造,实现滇红路至顺宁路至文庙精品街区一体融合。
对标补短抓美化亮化工程。围绕县城“十三山十八河二十四桥”专项规划,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环境。正在实施前锋山面山绿化,完成毛路开挖3.6公里,杂草清理9000平方米,建成游步道0.8公里,完成投资约180万元。完成县城南边箐河、鼓山河老云保路至迎春河段、书院河福鑫超市至迎春河段、田心河顺宁文化广场至通和桥段等河道综合治理;完成迎春河及其支流桃源河、鼓山河、香灯街河、火烧桥河、平村河、秧鸡箐河等部分河流河道“清河行动”,投入人工4000人次,机械70台次,清理垃圾130余吨,修复迎春河钢坝3座,新建钢坝4座,建成迎春河三中段跨河栈道1条,完成迎春河生态廊道及景观绿化工程3.6公里。完成县城规划区源通桥、凤凰桥等桥梁景观打造,完成凤梧桥、蜈蚣桥等12座桥梁路面修复5500平方米、护栏更换850米,完成凤平桥保护性修复。
建设特色集镇美丽村庄。推进乡镇集镇扩容提质,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提升集镇风貌,打造特色集镇,拓展中心集镇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连接城乡的功能。以集镇“两污”、公厕治理为主要工作内容,不断推进乡镇集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建设。建成习谦水泥窖协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座,日处理规模300吨,建成鲁史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日处理规模35吨,建成集镇生活垃圾转运站4座,在建8座,配置垃圾收转运车辆38辆,集镇垃圾收转运车辆总量达73辆。建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12套,建成氧化塘10个,配套污水管网39.2公里。围绕乡镇集镇所有公厕“全达标”要求,建成集镇独立蹲坑式水冲公厕33座,完成集镇公厕达标改造68座。
打造“全域美”建设示范标杆。坚持把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相结合,聚焦生态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突出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特色、一域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全面推动县域总体洁净、村点出彩、沿线美丽,倾力打造全市“全域美”建设示范标杆。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周五洁净日活动”,“群众主体、政府主导、项目推动”的全域卫生城镇创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扎实推进县城和城郊“山美”、“水美”,主导实施县城“十八河”生态廊道建设、“二十四桥”提升改造和县城周边21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美丽河湖建设。实施县城“十八河”生态廊道建设,主要以河道治理、绿廊、步道、绿化、亮化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主要建设内容对县城规划区迎春河及其17条支进行生态治理。目前,已完成县城南边箐河、鼓山河老云保路至迎春河段等河道综合治理,完成迎春河及其部分支流“清河行动”,实施迎春河钢坝建设,建成迎春河三中段跨河栈道1条,完成迎春河生态廊道及景观绿化工程3.6公里。以迎春河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考核要求为目标,年内计划启动实施鼓山河、桃源河等2条河流综合整治。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智慧化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向治理智慧化转变,编制完成凤庆县城市管理智慧化平台、智慧小区、智慧公园等建设方案,完成顺宁路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和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一期项目建设,实现迎春河县城部分河段、滇红公园等部分城市公园监控和语音喊话调度设施全覆盖。启动智慧小区建设10个,建成中医院、老商业局车队智慧停车场2个,建成智慧公厕27座,建成源通公园、龙秋湖公园、朱家坡公园等智慧公园4个,正在实施迎春桥公厕等4座城市公厕和崇祯寺茶花公园、弥勒寺公园等城市公园智慧化改造。智慧滇红大道一期已启动建设,二期即将启动实施。同时,加快“以商养厕”、“以商养台”、“以商养园”等模式向纵深拓展,弥补后期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