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也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扛起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主动构建清正廉洁、奋发向上、赤胆忠诚的优良家风,引领全社会形成“廉俭持家、奋斗兴家、爱国爱家”的时代新风尚。
传承好清正廉洁的家风,培育“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廉俭新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量的腐败案例表明,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就极易被人打开“突破口”,进而法纪堤坝“溃堤决口”“一泻千里”。廉俭家风不仅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还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 毛泽东同志治家严明,提出“亲情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为了杜绝家人亲属获得任何特权,周恩来同志制定了过“五关”、遵“十条家规”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营造清风拂面的良好家庭氛围,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要自己率先垂范、遵规守纪,秉公用权、廉洁为民;另一方面需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有了问题要敢抓敢管,管住管好,管好身边人身边人,用力答好干部廉政齐家的“时代课题”。
传承好奋发向上的家风,培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奋进新风。好家风能让一个家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刘少奇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劝你安下心来,学好一门专业,再讲别的”。邓小平教育自己的晚辈,“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他们的亲属子女个个严谨朴素、谦恭低调,勤勉上进、自强不息。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点不在学习知识的多寡,而是对学习本身的认知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时代各有不同,家风一脉相承。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继承祖辈父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气神,持续砥砺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锋志,在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付出中破难题、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自觉在家人面前树立起实干苦干、奋发向上的“模范榜样”。
传承好赤胆忠诚的家风,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新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尤重强调培养子孙后代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朱子家训》中曾言:“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钱氏家训》告诫子孙为官要“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此外,还有“岳母刺字”等鲜活事例。红色基因哺育的良好家风,为我们修身齐家打好了“最佳样板”。传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老一辈革命家家风建设的红色之魂,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注重继承与创新,把新时代的家风建设好。同时,要将家庭家教家风与社会价值倡导对接统一起来,形成前呼后应、上行下效的正向示范效应,让优良传统“春风化雨”,让红色文化“润物无声”。(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人民政府:曹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