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以案释纪、敲响警钟。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近,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节日期间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问题也易发多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实体案例,其违纪违法行为都是发生在十八大以后。在反腐如此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党员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说明“四风”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复杂性,根治起来不容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通报的这十起案例看,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相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领导干部的堕落往往始于一顿饭、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这些看起来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到后来往往演变成钱权交易、利益输送、腐败犯罪。党员干部日常如果不注重学习,不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提高自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加之没有必要的监督约束,必然积小错成大罪。
十八大以来,纠治“四风”问题显著,“不敢”的震慑效应充分彰显。但腐败问题根源极其复杂,“不能”的制度笼子还不够严密,“不想”的思想基础仍不够牢靠,腐败依然是我们党执政最大的风险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春节前夕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目的是教育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要深刻认识作风问题、腐败问题的内在关系,把握作风建设的规律、形式和任务,把“三不”一体理念、思路和方法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协同发力、久久为功。党员干部要做引领时代新风的“头雁”,用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风清气正迎新春。(回民区纪委监委信访室: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