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谨防成为“三拍”式干部
时间 :   2025-07-30 13: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式干部”。所谓“三拍”式干部,做保证时经常大言不惭、口若悬河,制定决策容易杀伐果断、刚愎自用,面对问题习惯溜之大吉、推诿卸责,既暴露出浮躁的事业心和错误的政绩观,也反映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滋生作祟,我们要防微杜渐、重拳出击,斩断“三拍”式干部的生长“链条”。


“三拍”式干部干事浮躁、胆大妄为,可谓“误国伤民”。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身居高位、权力集中,一旦染上“三拍”恶习,势必会对事业推进、群众利益和政治生态造成极大冲击。个别地区不顾实际、未经研判,斥巨资打造“形象工程”雕像,装点的是城市“面子”,拖垮的是财政缩紧的“里子”;有些干部对群众诉求随口承诺却屡次“爽约”,造成重复访、越级访,严重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部分领导干部出了问题“乱甩锅”“翻新篇”,留下的却是“半拉子”“烂摊子”,此风若长,必将引发其他干部效仿,导致区域政治生态日趋恶化。


“三拍”式干部产生的根源交织,需要防微杜渐、筑牢防线。政绩观偏差是“病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关联改革和发展的“国之大计”、关系兜底和改善的民生福祉、关乎清朗和奋进的干部生态。部分党员干部“官念”深重,宗旨意识淡薄,干事创业沾染了私心杂念,将领导意图凌驾于基层需求之上、置个人“显绩”于长远发展之先,最终“栽了跟头”。脱离实际是“特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一再告诫,“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体现出总书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唯实精神,“清清楚楚”的背后,也离不开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科学研判。唯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经实践检验,时刻保持独立客观的思考,方能少些劳民伤财的“伪政绩”。责任缺位是“漏洞”。岗位越高、担子越重,但一些干部遇到矛盾绕道走、荣誉跟前抢着上,是没有充分意识到“责任”和“政绩”的内在统一,让担当精神沦为了口号。这样的干部,也注定不能行稳致远。


要时常照镜子、正衣冠,莫做“三拍”式干部。“三拍”式干部作风不实、责任缺位,必须时刻警醒、对照检视,坚决予以祛除。要拧紧正确政绩观的“总开关”。以榜样激励和偏差警示双向发力,引导党员干部深刻体悟“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正确处理好得与失、苦与乐、义与利、为与位之间的关系,做到心无旁骛谋发展、甘于奉献做公仆。要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坚持以调研开路破题,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看花”,多一些解剖麻雀,少一些“估计”和“差不多”,把基层实情、群众需求、发展瓶颈摸遍摸透摸准,针对性研究加以解决,做到在一线察实情、摸问题、谋良策、促发展。树牢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丰富“行走一线,知事识人”干部调研载体,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客观公正的“标尺”衡量干部业绩,将评价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评先树优、推荐使用等挂钩,树牢“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的鲜明导向,挤压“三拍”行为生存空间。扎紧监督管理的“铁笼子”。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民主集中制,加大重大决策开展前合法性审查力度,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建立健全抓工作述职评议、第三方评估验收和责任追究倒查等制度,对落实不力、效果不好的坚决问责。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用好监督专线、举报邮箱等利器,发动群众全方位监督干部行为,让“三拍”式干部无所遁形。(济南市章丘区委组织部: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