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大敌,严重阻碍政策落实,消耗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更是基层干部的深切期盼。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榜样作用,引领整治工作深入推进。
强化思想认识,筑牢反形式主义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严重危害,它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只有从思想深处摒弃形式主义,才能在行动上自觉抵制。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的宗旨和使命,时刻保持对形式主义的高度警惕。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
优化工作作风,带头真抓实干。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不搞层层加码,不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地实际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坚决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对于上级的决策部署,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如何有效贯彻执行,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精简会议文件,提高工作效率。会议和文件是传达信息、部署工作的重要方式,但过多过滥则会成为形式主义的表现。党员干部要带头精简会议文件,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开短会、讲短话,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精简文件内容,避免长篇大论、空洞无物,切实提高文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监督考核,形成长效机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需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并推动监督考核制度的完善,加强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防止形式主义问题反弹。在考核评价中,注重工作实绩,不以材料多少、会议次数等形式指标论英雄,而是以群众满意度、工作成果等实际成效作为衡量标准。
党员干部在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只有以身作则,从思想、作风、工作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带头反对形式主义,才能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广大干部真抓实干,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曹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