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民生
创新为“村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时间 : 2023-09-19 16: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近年来,从城市到农村,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自贵州“村超”火爆出圈后,我们也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开展关键技术和部件攻关,加快推动相关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优化升级。
实现“村超”高质量发展,要让创新“活”一点。一百多年前,维新派代表人士梁启超曾坚定地认为:“太平之士无所尚,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士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此洞见,早已成为人们共识。从县城足球到火爆“村超”、从线下经济到互联网产业……这无一不彰显着创新发展的魅力。我们要以创新融合为突破口,以区域协调为总抓手,把握方向,推进“村超”与各大民族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叠加,一个拥有强大影响力、发展力、生命力的“时代矩阵”正在变革中“破茧而出”。
实现“村超”高质量发展,要让创新“强”一点。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实践反复告诉我们,人才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人才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无论是前期策划、中期组织还是后期运营,只有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贵州“村超”才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实现“村超”高质量发展,要让文化“合”一点。高质量发展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我们应该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村超”发展不代表民族文化就发展,经济发展的高度,体现在文化融合发展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要预测一个民族的未来潜力,且看今天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当下,文化融合上晚一步,整体发展可能就晚十年。今天的文化融合,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发展。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村超”借助互联网火出国外,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包容审慎。“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亦是阅卷人。”(榕江县古州镇人民政府: 赵大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