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我的愿望是种世界最好的大米——访“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向先金
时间 :   2022-01-13 11:35 来源 :   清风网 责任编辑 :   周满荣
2021年12月31日晚上7点,华夏大地上无数的家庭围坐在电视机旁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当习近平主席讲到“……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时,向先金,一个从未向困难低过头的湘西土家族汉子,不禁热泪盈眶。十余年来,为追逐梦想,种中国最好的大米,他辛勤耕耘、勇毅坚守、奋斗奉献, 被誉为 “湖南省规模种植种粮大户”、“全国百佳杰出新型职业农民”;他创办的农业合作社被誉为“湘西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种出的大米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誉为“谷中珍品”……                       
文⁄ 廖红波  姚重阳
初心:让美丽的民间传说变为现实
永顺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山峦叠嶂,溪谷纵横,是土家族的发源地及历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2015年,老司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的第48个世界遗产项目,实现了湖南文化遗产零突破。
 
事实上,公元1724年,末代土司彭肇槐曾经迁治于距县城十九公里一个叫颗砂的地方,故而永顺县颗砂乡又称“新司城”。为什么迁治,史料散失,众说纷纭。这个文化遗产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土家族后裔、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的向先金,自信最有发言权。对于那些祖辈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他自幼耳熟能详。2022年新年的第一天,面对媒体采访和游客到访,向先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颗砂又名“裹砂”,在颗砂乡,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观音裹着轻如白羽、美如白玉的纱衣下凡,惊叹于此地秀美风景,感动于土家人纯朴辛劳,遂“洒甘露为良田,化珠玉为大米”犒劳乡亲。此米经土家人世代古法耕作,似玉般的“白、透、亮”,独具“醇、香、柔”的滋味,这便是“颗砂”和“颗砂玉米”的由来,也是如今享誉三湘四水的“颗砂贡米”心愿。
 
据当地的有关史料记载,湘西土司制度建立后,臣服于朝廷的土司王开始向皇帝进贡,从后梁开平四年(910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颗砂良田被圈为“皇田”,颗砂大米被定为“贡米”,历经八百余年,专供皇族享用不曾间断。所以,自古以来颗砂就是土司王朝显贵的“米袋子”和休闲娱乐的后花园。而颗砂乡的村民们坚信,“民以食为天”,末代土司彭肇槐迁治颗砂乡立新司城,与美味的颗砂玉米和秀美的山水风景有关。
 
1729年,随着清朝政府“改土归流”王政实施,湘西土司制度瓦解,土司王朝覆灭,颗砂米上贡的“荣光”逐渐被蹉跎的岁月湮没。
 
向先金的父亲是原颗砂乡农机站站长,自幼受父亲影响,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期的向先金听着祖父辈们细数颗砂米曾经的辉煌历史,感叹再也吃不到先祖馈赠给后人的珍贵大米时,不由地暗暗立下宏愿,“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让村民们种上真正的颗砂贡米,吃上湖南最好的大米,让颗砂米重新享誉四方。”
 
2001年,向先金从安江农校毕业回到家乡,参加了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超级杂交水稻二期”攻关工作。由于“肯吃苦,霸得蛮”的出色表现,向先金于2002年选派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水稻育种、强化栽培等工作。
 
在研究中心,向先金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水稻的研究,从此迈出了实现少年的梦想第一步。这段经历,让他获得了水稻种植的大量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颗砂米的理解,也从美丽的传说回归到严谨的科学认识和专研。
 
颗砂米之所以优良美味,离不开颗砂乡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土壤中富含的发酵带、富硒带和亚麻酸带“三带”之利,产出的农产品极具生态、有机、富硒等特色。
 
2007年,向先金谢绝了领导、同事的挽留,放弃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返乡创业,励志要实现少年的梦想,找回传说中的颗砂玉米。
为确保科学种植,向先金(左一)亲自下田,精心耕耘。
第二年,他流转家乡亲邻十余亩稻田做为试验田,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从此,颗砂乡的村民们,总是可以看见一个年轻人,扑下身体,赤脚站在泥水里,几乎和水稻一样长在田里。春去秋来,风里雨里,向先金扎根试验田,筛选优质品种,做不同氮肥水平下的稻瘟抗性实验,摸索新的种植模式。
 
“抗病的,不优质、不高产;优质的,不抗病、不高产;高产的,不优质、不抗病……”回首那段苦心专研、埋头前行的日子,向先金充满感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会梦想成真。”
 
五年时间,天天守在试验田边的向先金,共筛选水稻品种材料1700余份,进行肥料实验示范130个,氮肥对水稻稻瘟病抗性影响观察82个,大田实验260个,生产示范41个,从历史的尘埃中,找到了传说中的颗砂玉米。
 
其中,筛选出符合颗砂贡米品质要求的品种3个,终于让千百年来代表着土家族农耕文明的种子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砥砺:脱贫攻坚征途上的最美人物
捧着精心培育出的优质大米,向先金如获至宝。然而,美好的梦想刚起步,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
 
2012年前的湖南大米市场低迷,优质大米商业化还未起步。当时湘西农业生产条件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颗砂贡米生产成本高,加工设备差、生产成本高、农民品牌意识差、商业化运营难度大……带着产品闯市场和寻找合作伙伴的向先金北上南下,吃遍了“闭门羹”。
 
“质量标准、检测报告、生产许可、流通许可、有机认证……这些证明我一个也没有。”向先金深刻地检讨自己,从实验田走向生产田,还只是第一步,要让颗砂贡米走向市场,还必须从头学起。
 
然而,现实像一座大山压在向先金的头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仍未摆脱千年贫困的湘西,美得让人心痛,穷得让人揪心。缺少资金、缺少市场营销经验的湘西和湘西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起步,四顾茫然,束手无策。
时任农村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考察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忽如一夜春风来,党的十八大会议胜利召开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寒风到湘西调研,在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这冲锋的号角,让迷茫中的向先金顿时有了前进的方向,增添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颗砂贡米是湘西土家农耕文化的骄傲,生产必须标准化、产业化。”在湘西州委、州政府和永顺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在全省上下各路定点扶贫队伍的倾力帮扶中,颗砂贡米迎风成长,成为颗砂乡脱贫攻坚行动中最闪亮的旗帜。
 
那些昔日阻碍颗砂贡米发展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与品质不匹配;‘颗砂贡米’历史记载原产地过小,不利于商业开发;质量标准、检测报告、生产许可、流通许可、有机认证……”等等重重大山,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土崩瓦解,冰雪消融。
 
2015年,在一片锣鼓鞭炮声中,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载着颗砂乡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航了。
 
合作社严格按照生产要求,高标准地发展香型有机优质稻。在国家、省和州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当年,合作社就投入资金300万元,陆续建成日加工能力40吨稻谷,粮食烘干能力每天达180吨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
 
2018年1月,时任农村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考察永顺县,当他了解到合作社采取吸纳部分贫困户、特困户在合作社长期工作的方式,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合作社产业工人的转变时,给予了积极肯定。对于合作社采取自愿入社,社员通过土地流转、农机具、贫困帮扶资金入社,合作社产生利润按4:6的原则进行分红,合作社在纯利润上提留40%,其余60%按入股股本进行分红的模式,鼓励向先金大胆尝试,让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合作社坚持“扶贫不扶懒,帮困不帮穷”的原则。颗砂乡颗砂村的特困户卢光炎,是合作社帮扶的第一批贫困户。合作社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年纯收入不低于3万元。
 
2019年3月,卢光炎面对赶来采访的湖南科技报记者说,“曾经由于身体的缘故,我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父亲长期重病卧床,弟弟还在读书,生活异常拮据。现在这些难题都解决了。”他希望借助记者的笔,表达他对党和国家制定的农村好政策的感激之情。
 
脱贫攻坚期间,合作社免费给太平村143户建档立卡户共560亩优质稻发放生产所需的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免费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盏。仅此一项,实现优质稻增收40万元;免费给旭东村27户建档立卡户发放糯高粱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共为建档立卡户实现增收10万元。
 
合作社还率先引进“田田圈”农村电商平台,指导农户通过实体店、手机APP客户端实现网上交易,同时把农产品挂到网上,卖到城里去,实现双向收益,成为湘西州第一个打造农村电商平台的合作社。向先金通过平台的技术服务,带动颗砂乡及周边乡镇更多的农户走发展优质稻产业的路子,被当地乡亲称之为“脱贫路上最美的人”。
 
2020年5月,湖南红网报道,颗砂乡结合历史文化、市场认可度高和本地水稻生产条件,依托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合作社种植优质水稻一万余亩,生产上做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销售上做到品牌与市场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代理与分销结合,直接带动3570名贫困户脱贫增收。
 
向先金说,没有党的三农好政策,不可能有颗砂贡米的蓬勃发展的今天。的确,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向金先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追梦:让土家人的“谷中珍品”走向世界
向金先矢志专研水稻栽培,让千百年来代表着土家族农耕文明的种子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并使其规模化种植、品牌经营,直接带动家乡贫困户脱贫增收,省市和国家级荣誉接踵而来。
 
在众多的荣誉中,有一个荣誉十分特殊。对向先金而言,虽然不是对他个人的褒奖,却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唤起他更大的人生追求与梦想,那就是“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题词。
 
2018年的中秋节,袁隆平邀请向先金一起共度佳节。
岁月悠悠,早在2002年,向先金选调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学习,就是袁隆平给他上的第一堂启蒙课。几年后,向先金放弃省城工作的机会回家乡一心培育优质稻种,也得到袁隆平的关注,委托助手给予了重要的指导。
 
当听完向先金讲述十几年来培育种植颗砂优质稻种的过程后,袁隆平非常开心,勉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冲刺世界标杆,种出世界最好的大米,并当即挥笔题词:“谷中珍品,颗砂乡米”。
 
袁隆平题词不久,因向先金长期扎根农村,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表现,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2018年度“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资助项目。
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词“谷中珍品,颗砂乡米”
2019年1月28日,湖南省农科院决定在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设立科技服务基地。其实,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省农科院及县直相关部门就在科学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长期支持。挂牌设立科技服务基地,意味着省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对“谷中珍品,颗砂乡米”的支持力度,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冲刺世界标杆,种出世界最好的大米。
 
向先金深知,要种出世界上最好了大米,除了科技攻关,还要解决伴随着颗砂贡米市场化以后存在的农业供给侧难题。
 
如今,合作社颗砂贡米产业园一期工程在2018年全面建成,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独居特色的“稻、鸭、鱼”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基地。合作社通过订单生产,严格生产标准,创新稻田养鱼、稻鸭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优质稻。
 
为打造“颗砂贡米”品牌,带动乡亲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合作社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现状,采取了“九代模式”——即代耕、代育秧、代插、代管、代收、代烘干、代加工、代储藏、代售,为本村及周边村农民开展服务8000多亩。
 
传统种植水稻成本平均约750元每亩,合作社通过集中育秧、统防统治、机械化生产等现代化技术,有效减少了成本。把成本控制在约500元每亩,每亩节约成本约250元,仅此一项,就为颗砂乡村民农业生产一年节约成本25万元左右。“九代模式”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缺乏家庭的后顾之忧,还有效减少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为培育湘西州新型职业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合作社还积极组织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1300人次,进行蓝色证书技能培训800人次。
 
车坪乡茶园村彭园江年过五旬,外出务工已力不从心,在向先金的指导下,彭园江流转土地10亩,种植优质稻。尝到甜头后,采购两台大型拖拉机,两台收割机,实现农业机械化,现种植面积达100亩。万坪镇返乡青年彭金和向先金达成订单农业合作方式,水稻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4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亩。
 
颗砂乡的留守妇女因照顾家中老小,一度成为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先金将她们吸纳到合作社,在生产和加工线上打造出110多人的“娘子铁军”,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光荣称号。
 
如白龙村的李南霞,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她,掌握了优质稻的培管技术,2019年,在合作社学会了开叉车,能够熟练的装卸稻谷,年收入达3万余元;大米加工线上的杨冬香成了包装能手,向黎亚则在大米深加工线上,成了一名酿酒师;三十五岁的汪天姿原本是仓库管理员,她利用空闲时间学会了无人植保机操作,掌握了飞防技术,现正在参加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成为合作社的骄傲。在2022年的植保工作中,汪天姿将成为永顺县第一个持证上岗的女“飞手”……
 
向先金为了让山区的产品能够直接走向城市,发起成立了“农平优选”平台,旨在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为本乡、全县乃至武陵山区的农副产品打开一条通往城市餐桌的通道,实现乡村振兴。
 
2020年11月日,由合作社发起的“农平优选”线上平台,在长沙发布。同时,第一家源产地社区直营店“颗砂贡米”也在长沙县凤凰城正式开业。
这一天,湖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永顺县委副书记周建武分别向合作社授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成果转化基地、永顺县扶贫成果展示示范基地;同时,永顺县副县长向海军亲自就乡村振兴和农产品进城向长沙市城区社区的居民们作了精彩介绍。
 
据了解,合作社在省农科院的帮扶下,实现了从品种、技术、种植模式到加工方法等一系列的提升,“颗砂贡米”“颗砂贡鸭”等产品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产值突破5000万,目前拥有固定员工28人,农忙时临聘农民多达100余人,全年发放农民工资300万元。
 
 2022年新年第一天,湖南永顺县颗砂乡的天气格外清朗,温煦阳光照在土家人世代耕耘的土地上,处处生机勃勃。昔日贫困美丽的土地,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拉开。
 
“梦想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对于代表着千百年来土家族农耕文明的“颗砂贡米”未来的发展,向先金充满期待和信心。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告诫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现在的愿望是和乡亲们一起努力,沿着党中央指引的乡村振兴大道,种出世界最好的大米。”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