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新闻特写:鲜花开满“小山村”
时间 :   2021-06-19 12:4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鲜花开满小山村
 
   花卉产业富农民
 
   足不出户把钱赚
 
   小康路上抖精神
 
   生态环境美如画
 
   乡村振兴前程锦!
这几句顺口溜是笔者赶赴实地调研、亲眼目睹后的“有感而发”,也是对黑洼村发展庭院花卉的的真实写照。
 
黑洼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绿荫遮盖、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小山村,为河北省迁西县白庙子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拥有206户、766口人、耕地面积860亩、水域面积160亩、山场面积3000亩。
 
在三年前全国发起的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活动中,黑洼村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全国(已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带领下,组织发动全体村民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全部除清,硬是把一个昔日私搭乱建、破烂不堪、垃圾到处可见、道路交通不畅的“脏乱差”村,如今打造成了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环境治理“标杆村”、“生态文明村”和“特色产业村”,前来该村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纷纷叫好!

为了充分利用拆除违建腾出的空闲地,让寸土生“金”,拓宽农民致富空间,时任迁西县白庙子乡党委书记孙连凤(前不久已升任迁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敏锐地发现:利用拆违腾出的空闲地,可在庭院内发展特色“小微产业”,在墙外发展“跨院经济”。这样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增加农户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于是,她主动找到村书记付全国提议在黑洼村先搞起来,给全乡各村做个示范。付全国雷厉风行、立马照办。经过认真谋划和精心设计,好多农户开始在自家院内搞起了特色“微型产业”。例如,该村农妇付子芬一家,利用院内150平米地块,搞起了月菊、串红、鸡冠子花等4个品种的花卉育苗,大约有3000株,每盆售价4元,已经售出两批,收入万元以上。同时,还利用墙外周围发展“跨院经济”,种植的药材有三七、八宝、景天3个品种、共6000余盆,平均每盆售价0.8元,可收入近5000元,她家还在跨院周围种植了3亩油葵,可产1500斤,2斤油葵籽可榨油1斤,按每斤油价8元计算,可收入6000元。笔者与付子芬大嫂座谈时,她爽朗地说:“不出院也能把钱赚,在家门口致富既安全保险又环保,这都是乡、村书记给我们出的好主意!”乡书记、乡长和乡里的机关干部还主动当好“花卉红娘” ,帮助我们联系销路和买主,千方百计解除我们生产上的后顾之忧。
 
黑洼村为扶持和鼓励村民发展庭院“小微产业”和“跨院经济”,在村民建棚、租地、购置花苗等方面所需资金,第一年全由村集体负担,然后集体与农户签订分成比例。这样,既有利于扩大集体积累,又有利于农民创收。
 
近两年来,花卉产业开始走进全村各家各户,村民们养花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年以来,付全国因势利导、趁热打铁,通过空运从云南购进物美价廉、适宜北方栽植、且农民比较喜欢的月季花30万株,直接分到全村20多家农户。为了打造“花乡”,由乡党委、政府出面,还将部分月季花以每株5元的最低价格,每户5株,分给了全乡5500多家农户。为了确保月季花一年四季天天开花,他们巧用栗蘑大棚,夏季养蘑,冬季养花。因为栗蘑一年只产两季,从4月20日至10月下旬结束。这样,村里各家的栗蘑大棚到10月底前就停产闲置。利用这些闲置的栗蘑大棚养花,也是付全国想出的“妙法子”。同时,还可利用废弃的栗蘑菌棒作养花肥料,改良土壤、防止地块结板,让花儿长得又好又壮、绚丽迷人。陪同我一起调研的乡党委书记孙连凤说:“冬季利用空闲大棚养花,可实现良性循环、绿色环保、安全生产!”据粗略推算,仅养花一项,年收入可达150万至200万元,人均可增收5000元,涌现出一大批“足不出院、家门口致富”的万元户。
 
 栗蘑产业,也是黑洼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到目前,栗蘑栽培总面积已发展到350亩,年产鲜蘑1500吨,栗蘑产品已远销到北京、山东、山西、海南、重庆、和省内唐山、秦皇岛、石家庄等地,仅此一项,年纯收入可达400多万元,并辐射带动了周边3个乡镇、20多个村庄共同发展壮大栗蘑产业。为了解除村民在栗蘑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让本村和邻村种植户安心生产、稳定创收,付全国还专门成立了《迁西县小侠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已发展到140户,带动就业近200人,人均增收5000元。小侠食用菌合作社成了农民的“贴心社”,被授予“河北省食用菌优秀龙头企业”称号。
 
黑洼村的花卉和栗蘑生产,正在形成乡村振兴的两大支柱产业,全村呈现一派“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农民乐”的喜人景象。尤其是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栗蘑产业,已成了当地农民增收创富的“小银行”,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城市化、农民就业不出村”。
 
结束这次迁西调研笔者与县领导交谈时,县委书记蔡宗健、县长石井满信心十足、异口同声地表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深化党史教育为动力,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坚持党建领航、人才兴村、产业振兴、项目支撑、典型示范、带动全县。这样,才能全面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许贵元)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