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谷坪乡银上村:党建引领强化和美乡村建设
时间 :   2024-09-27 12: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赵大杰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在苍翠的红豆杉林中,藏着一个被岁月温柔打磨的少数民族村寨——银上,这里是千千万万心灵归宿的文化故乡和精神坐标,在这片相思的土地上,银上村党支部坚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治理融合、服务融合、发展融合”的工作思路,以“三引领三强化”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同本土相思文化互融互通,通过实践积极探索乡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一、党建引领基层建设,强化治理融合

为助力银上村“和美乡村”建设踏上新征程,村党支部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一是推动村民自治。依托积分超市,建立家庭积分制,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政治协商阵地,不断创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协商,促进基层治理自治效果。二是推动群众德治。深入开展家风建设,在全村张贴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忠孝节义等永久性家风宣传标语98条。宣传好人好事,对考取大学的家庭从村级集体经济经费中落实1000至2000元奖学金,好人好事被表扬的落实500至1000元作为鼓励。优化村规民约,村支两委将中央、省、州、县关于基层治理相关内容同本地相思文化结合,修订村规民约7条,让村民自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推动基层法治。坚持支部带动引领,组建乡贤队伍12人,逐渐形成“乡贤+文化传承”“乡贤+矛盾调解”“乡贤+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贤+”文化品牌,激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造福群众的强大正能量。


二、党建引领民族文化,强化服务融合

乡村要振兴,民族必复兴。银上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拓展文化品牌,探索相思文化旅游发展路径。一是打造民族特色。为加快推进本土文化建设,村党支部以“红豆相思·魅力银上”为主题,“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目标,借力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载体,组织群众治理荷花池,筹备开展相思文化特色展演活动,引流游客驻足。二是弘扬民俗文化。银上村通过党支部引领,在保护中修缮现有鼓楼、戏台、相思文化园等传统建筑,传承侗族文化和相思文化特色。同时,多次承办各类大型活动,举行“相思银潭·寻缘之旅”“央视心连心慰问”“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三是探索品牌创建。为延伸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党员群众进一步扩大红豆杉种植规模,深入挖掘红豆相思文化内涵,合理布局旅游景观景点,依托红豆杉资源和婚恋文化民俗,打造提炼红豆爱情树、相思桥、相思亭、相思井等景点,形成融合民俗特色与生态保护的创新文化体验,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


三、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强化发展融合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村党支部以“两茶一药一果”为发展目标,强化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是先行先试促发展。银上村党员示范户2023年试种百香果10亩,取得一定效益,2024年带动19户扩大规模至200余亩,同时,联合银潭片区打造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用好附近村百香果外包契机保障销售渠道。二是巩固提升促发展。以银上村党支部书记关绍嵩为代表,加速推进油茶产业化进程,将油茶林进行集中管理,探寻一条壮大油茶产业的路子。目前全村种植油茶2100亩,油茶种植大户10余户,达产后每亩年产茶油40—50公斤,年产茶籽30万余公斤,实现产值50万元/年。三是人才培养促发展。为追求多向发展的产业目标,村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种植党员群众到黎平县观摩学习茶叶种植技术,并积极协调州县农科人才到点开展种植技术培训,2024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200余亩并取得效益,下步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银上村通过黔东南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验收合格,继续保留“全州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同步通过州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建设验收,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才兴、文化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逐步成型。(贵州省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党建办主任:赵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