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基层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大熔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更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的关键一环。今天,让我们走进基层党校,感受它在党员教育中的独特魅力和显著成效。
坚守职责,点亮基层党建之光。基层党校,顾名思义,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党员干部的力量。它承担着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执政能力的重任,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红色熔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基层党校每年培训党员干部数量庞大,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该州通过持续推进基层党校标准化建设,已实现全州党员轮训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创新方式,激发学习新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校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力求实效。黔东南州基层党校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专题讲授与学员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依托本地红色遗迹、乡村振兴示范点等,打造沉浸式课堂,让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党员教育培训更加生动有趣,深受学员欢迎。
数字赋能,开启智慧党建新篇章。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层党校也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浙江省委党校通过构建“数智党校”平台,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党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更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据统计,浙江省委党校的“浙里好课”项目已覆盖全省范围近1300家听课单位,累计服务学员6.9万余人次,充分展现了数字赋能的强大力量。
整合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基层党校还注重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无论是邀请纪检监察、农业农村等部门的专家授课,还是挖掘本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本土资源,都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同时,还通过搭建网上党校、利用远程教育等手段,拓宽党员教育渠道,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无死角。
学用结合,彰显实践新成效。基层党校始终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通过党员教育培训,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党员。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基层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大熔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挥基层党校的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榕江县兴华水族乡人民政府:吴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