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服务“新群体”更需党建“新思维”
时间 :   2024-08-16 14: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孙云鹏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近年来,新就业群体随社会发展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运行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让新就业群体获得更多的城市归属感、幸福感,推动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党建工作同向同行、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


一、党建搭台,“新载体”提供“新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聚焦群体特点,提升党建服务质效,着眼于“新需求”“老难题”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瞄准新就业群体,“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打造“外卖骑手友好社区”“暖心驿站”“司机之家”“友好商圈”,解决“进门难”“充电难”“分拣难”“停车难”等不同行业发展难题。设置“微平台”开展党性党史教育,定期组织座谈会畅通问题上传渠道,实现党建暖心服务在身边,真正解决新就业群体各种急难愁盼问题。


二、组织引导,“新群体”迸发“新能量”。根据行业群体特点,针对网约车、外卖员、快递员等流动性大且党员数量相对较少的行业,采取“化零为整”的策略,聚合起新就业群体中存在的流动党员、隐形党员,构建以“红帆支部”为依托的联合党支部,切实凝聚党员在引领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合力。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社会、社区治理积极性,开展金牌服务者评优项目,设立“兼职管理员”等公益服务岗位,切实增加新就业群体“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实现由“城市过客”向“城市主人”的身份转变。


三、完善建制,“新机制”护航“新领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具有工作“范围广”、服务“对象杂”、涉及“部门多”的特点,需要构建以党委统一领导、书记牵头领办、部门协调联动、镇街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建立责任到人的考核机制,依托“两新”工委开展各级工作评价考核,全面铺开新就业群体党建“两个覆盖”工作。高位推动组织建设,低位开展实际调研,确保每项工作对标“主体明”“思路清”“保障足”,切实保证新就业群体党建组织覆盖“广”、工作力度“足”。(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市委社会工作部:孙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