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警惕党员教育工作中的“虚假努力”
时间 :   2024-08-11 10:2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朱振华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党员教育培训是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措施,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先导性工作。广大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为了把党员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群众认可。但与此同时,在基层的党员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说了等于做了”、“做了等于做好了”的现象,个别干部也存在一些“伪勤奋”“假努力”,由于这些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不易被人察觉,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更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成效。归纳起来,往往比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工作当任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你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基层实践中部分党员教育工作者对工作不求甚解,对于上级要求的培训任务,满足于我也搞了,看起来忙忙碌碌,其实个人本领却毫无精进。有的在参加教育培训、学习研讨或者聆听领导同事传授经验方法时,看似听得很认真,甚至做满了笔记,但往往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结果就是在实际应用中总是“被同一块儿石头绊倒”。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伪学习”的背后,体现出个人主动思考的欠缺,短时间之内可能看不出危害,但是最终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二是把工作当盆景,只做“嘴上功夫”。很多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满足于“搞亮点”“出经验”,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却糊糊弄弄。有的热衷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把最基础的党员教育工作做成了供人观赏的“盆景”,既不接地气,更没有底气。还有一些干部说得多、干得少,虚的多、实的少,不愿意在党员教育上下笨功夫、实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矛盾交上去。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种把工作当盆景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必然会出大问题。


三是把工作当陀螺,看起来很忙,其实一直原地打转。基层党员教育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尤其是在组织集中轮训期间,广大党员教育工作者经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也有个别同志每天看似忙忙碌碌,从早忙到晚,但难见实际成效,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干了啥。有的不推不动,推一推、动一动,别人一小时完成的事,需要耗费一天甚至几天时间,效率非常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遇到事情容易钻牛角尖,理不清头绪,找不出办法。另一方面属于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满足于“忙碌”这个状态,自我感动。殊不知,这种“乱忙”的实质是用“忙忙碌碌”掩盖“碌碌无为”。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青岛胶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朱振华)